[发明专利]一种模拟金属粉末3D打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08072.6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3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来;张令;张全良;赵炳戈;丁凯;孙臣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00 | 分类号: | B22F3/00;B33Y1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金属粉末 打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纳米量热仪模拟金属粉末3D打印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3D打印快速成形领域。
背景技术
3D打印,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革命性技术,已成为全球最关注的新兴技术之一,并已在消费品、机械制造工业、汽车工业、航空工业以及医学等领域获得部分应用。在金属材料零件制备领域,金属材料的3D打印制造技术难度较大,这是因为金属的熔点比较高,涉及到了金属的固液相变、表面扩散以及热传导等多种物理过程。需要考虑的问题还包括,生成的晶体组织是否良好、整个试件是否均匀、内部杂质和孔隙的大小等等。另外,快速的加热和冷却还将引起试件内较大的残余应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般需要多种制造参数相互配合。此外,目前3D打印金属用粉主要采用高压气体雾化技术制备,具有粒度分布范围大、空心球、卫星球及粉末球形度低等缺陷,这也制约了金属3D打印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快速凝固技术指的是在比常规工艺过程中快得多的冷却速度下(可达104-109K/s),金属或合金以极大速度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经过快速凝固的合金,会表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组织和结构性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扩大固熔极限;
2. 细化晶粒;
3. 减少偏析甚至无偏析;
4. 形成亚稳相甚至非晶组织;
5. 高的点缺陷密度。
因此,快速凝固技术既是一种改进现有材料性能的有效生产工艺又是一种开发新材料的研究手段,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常用的快速凝固手段主要有气枪法、旋铸法、雾化法、激光或电子束表面熔凝技术等。这些技术优劣各异,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制备目的。但是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难以克服:无法实现冷却速度的精确控制和测量,只能根据经验或理论计算得到其大致的冷却速度。普通的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以及差热分析仪(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zer)最大冷却速度仅为每分钟数百K,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凝固的冷却速度要求。
借助于纳米量热技术所开发的快速扫描量热仪(Fast Scanning Calorimetry, FSC)可以实现3D打印快速成形所要求的高的加热冷却速度。FSC设备加热冷却速度快(可达106K/s),并可以实现原位加热。通过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tion-Differential, PID)电路可以实现加热冷却速度的精确控制和测量。另外,该设备灵敏度高(小于1nJ/K),可以采集到热量的微小变化,适合微米颗粒的热分析。FSC的数据采集频率高(100万点/秒),信息丰富。同时,该设备所用的传感器设计特殊,可以排除凝固过程中微滴形状对凝固特性的影响,这样就可以研究冷却速度对材料凝固行为的独立影响。
本发明申请人采用快速扫描量热仪+3D打印(Fast Scanning Calorimetry + 3D Printing)作为关键词在美国的《工程文摘索引》(EI)、Sciencedirect科技论文数据库、ISI Web of Science等国外科技数据库、我国的《中国期刊网》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科技文献索引,均没有查到完全相关文献。申请人还检索了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欧洲专利局(E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专利信息网》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也没有发现同类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纳米量热仪模拟金属粉末3D打印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快速扫描量热仪对数个微米级颗粒进行原位加热并大冷速冷却,从而模拟3D打印快速成形过程中金属粉末的熔化凝固过程并对加热冷却速度进行精确控制,另外通过对数个金属粉末模拟3D打印的研究可以有助于3D打印后组织和性能的研究,节约了成本,简化了工艺。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 选取适合于快速扫描量热仪的不同体系金属材料可以用来3D打印的原始粉末;
2.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用柔软的细铜丝蘸取少量硅油涂抹到传感器的测试区域,以增大传热接触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8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TC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微叠层粉体铺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