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织织物结构及其编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8464.2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7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汉和制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织物 结构 及其 编织 方法 | ||
1.一种针织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由奇数个线圈行组成的花型组织,其中编织长度按编织顺序依次增长或缩短的多个花型组织构成引返部,所述长度依次变化的多个花型组织包括处理花型和非处理花型,所述处理花型的第一行线圈或最后一行线圈包括沿编织长度方向衔接的正常编织部(1)和交替编织部(2);
所述处理花型的正常编织部(1)的编织长度与相邻较短的非处理花型的编织长度相同,所述交替编织部(2)的编织长度为所述处理花型与所述较短的非处理花型的编织长度的差值;所述交替编织部(2)编织于所述正常编织部(1)与所述较短的非处理花型之间,其包括线圈互相交替的两行线圈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替编织部(2)每行线圈行中相邻线圈之间的距离大于花型组织其他部分的线圈行中相邻线圈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替编织部(2)每行线圈行的张紧力大于花型组织其他部分线圈行的张紧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替编织部(2)的密度与花型组织其他部分的密度相等。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针织织物结构的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第一回踢处理:
若所述引返部中的花型组织编织长度按编织顺序依次增长,则在所述处理花型的前一个非处理花型编织结束时进行回踢处理;若所述引返部中的花型组织编织长度按编织顺序依次缩短,则在所述处理花型的正常编织部(1)编织结束时进行回踢处理;
步骤2,交替编织:
进行两行线圈行的交替编织,同时进行减度目值处理,以织得所述交替编织部(2);
步骤3,第二回踢处理:
于交替编织结束时进行回踢处理,并继续编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织织物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交替编织具体为:
步骤2.1,第一跳针编织:进行跳针编织,从所述第一回踢处理结束端至与相邻两个花型组织中编织长度较长的花型组织一端相齐的位置处;
步骤2.2,换行并反向编织;
步骤2.3,第二跳针编织:继续进行跳针编织,至编织完所述交替编织部(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织织物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跳针编织及第二跳针编织具体为:每跳一针,编织一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织织物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减度目值处理具体为:增加线圈行张紧力,以使所述交替编织部(2)每行线圈行的张紧力大于花型组织其他部分线圈行的张紧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汉和制衣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汉和制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84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