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纸张中订对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9163.1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8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雨;孙延栋;曹华明;张以宁;姜思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C7/00 | 分类号: | B25C7/00;B25C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2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张 对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纸张中订对折装置,其特征为:包括左板、右板,左板与右板之间安装有分别与左板、右板活动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左板端面上固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与固定架滑动配合的压紧机构,压紧机构上安装有与压紧机构转动配合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侧壁固接有压杆、转轴,包括针订机构,针订机构套装在转轴上并且与转轴既是转动配合又是滑动配合。综上所述,本发明造价成本低,操作简单,装订准确,功能多样,既能实现纸张沿着中线装订也可实现纸张沿着中线对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办公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张中订对折装置。
技术背景
在日常办公工作中,经常需要将打印材料对折后中缝装订,常规工作方式一般为打印完成后,人工单张对折,然后汇集成册,再中缝装订,这样的方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一般的纸张较为锋利容易割伤手,不安全,人员疲劳易出现对折不齐,装订错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将纸张沿着中间装订对折的纸张中订对折装置,本装置成本低,操作简单,装订准确,工作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纸张中订对折装置,其特征为:包括左板、右板,左板与右板之间安装有分别与左板、右板活动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左板端面上固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与固定架滑动配合的压紧机构,压紧机构上安装有与压紧机构转动配合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侧壁固接有压杆、转轴,包括针订机构,针订机构套装在转轴上并且与转轴既是转动配合又是滑动配合。
连接板分别与左板、右板是活动连接,左板、右板、连接板放置在桌面上时,三者的端面在同一平面上,纸张通过右板的一侧放入到左板、右板以及连接板所组成的平面上,纸张的角端位置进入到固定架、左板、压紧机构组成的空腔中并由压紧机构压紧,固定架的两侧壁呈直角状,这样可以保证纸张之间相互对齐,保证装订的质量,固定架上安装的压紧机构将纸张压紧在左板上,压紧机构上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压紧机构是转动配合,连接杆的侧面上并排安装有压杆、转轴,转轴上安装有与转轴间隙配合的针订机构,在纸张被压紧机构压紧后,压杆压在纸张上,此时第一凹槽与压杆在竖直方向上相对齐,针订机构的底面压在纸张上,对纸张进行装订,此时装订位置与第一凹槽在竖直方向上对齐并且是纸张的中间位置,针订机构通过沿着转轴滑动调整装订的位置,装订完后,将针订机构转动到靠近压板的一侧,转动右板,使其端面向左板的端面靠近,转动一定角度后,将纸张取出,这样实现了纸张的装订,简单对折,左板、右板、连接板水平放置在桌面,将纸张放入,当纸张贴紧固定架时,第一凹槽对应的纸张上的位置为纸张中间位置,本装置有两种工作状态,中订状态和边订状态,中订状态即上述所说的沿着纸张的中线装订,此时针订机构与第一凹槽对齐,边订状态为沿着纸张靠近边线的位置装订,此时的针订机构与第二凹槽对齐。
作为改进,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板,压板上设有固接在压板端面的连接柱,连接柱位于压板与固定架之间的位置段上套装有第一弹簧。
压板与固定架是卡装配合,保证了压板沿着固定架上下滑动时的稳定性,第一弹簧给压板提供一个向下的弹力,压板呈长条板状,这样在压紧纸张时,在提供足够压紧力的同时不会在纸张上留下明显的压痕。
作为改进,所述压板的侧面固接有第一滑块,固定架的侧壁上设有与固定柱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连接杆套接在第一滑块上。
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的滑动配合保证了压板沿着固定架上下滑动的稳定,针订机构通过连接杆与压紧机构连接,这样在压紧纸张时,压板的底面与针订机构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内,避免了因为需要装订的纸张厚度不同所造成的针订机构与第一凹槽不能在竖直方向对齐,进而影响装订质量。
作为改进,所述针订机构包括装订盒,装订盒腔内安装有与装订盒滑动配合的推块,推块的端面固接有导向柱,导向柱上套接有第二弹簧,装订盒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与装订盒滑动配合的压块,压块与安装槽之间设有第三弹簧,装订盒的底面设有出针口,压块上固接有与出针口滑动配合的压针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9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