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内置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2740.2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8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矢嶋功一;中田守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达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3/14 | 分类号: | H01H3/14;H01H13/703;H01H1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内置 线缆 | ||
提供弯曲时不导电而被手指加压时导电的开关内置线缆。其设置有:带状第一导体膜,其包括内表面布置有第一导体的第一带状基材;与第一导体膜隔着间隙相对布置并包括第二带状基材的带状第二导体膜,第二带状基材的内表面同样布置有第二导体;配置在第二导体膜与第一导体膜之间以在二者间维持间隙的绝缘间隔件;和带状鞘,其构造成具有内置有用作开关构件的带状导体膜的中空腔,带状导体膜由第一、第二导体膜和绝缘间隔件构成,其中,构成带状导体膜的第一导体膜可移动地覆盖绝缘间隔件,鞘的中空腔相对于收纳于中空腔的带状导体膜包括允许因鞘的弯曲而引起的至少第一带状基材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移位的间隙,以防止开关内置线缆响应于弯曲而导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内置线缆(switch-containing cable),其在弯曲时不导通,而容易在用手指加压时导通,并且适于用作例如安装于耳塞(earphone)的开关。
背景技术
在诸如包括CD和MD播放器的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以及个人数字助理等的机器中,使用者通常使用耳塞或耳机(headphone)来听声音。机器和耳塞通常用线缆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线缆的中途通常布置有用于执行播放器的音量控制和动作控制(音乐序号的选择、接通/关断等)的控制盒。控制盒设置有开关。另外,包含无线通信功能的耳塞体设置有开关。
在便携式机器中使用耳塞的收听者通常在慢跑或做某种工作的同时使用该机器。在这些情况下,如果在执行诸如播放器控制等的开关操作时开关的位置受限于线缆的一个位置,则收听者必须寻找该位置以便操作开关。这可能缺乏迅速性并可能使收听者在操作上感觉繁琐。
因此,如果允许线缆自身具有开关功能,并且通过从外部对线缆加压使线缆容易置于导通状态,则开关操作的位置将不受限制。这使开关操作容易并提供了出色的使用性。
作为这种线缆,可获得如下线缆:在外覆盖件内,两个导电构件彼此上下相对地间隔开布置,导电橡胶配置在导电构件之间,并且这两个导电构件通过外部加压而彼此接触并导通,以便使线缆接通(专利文献1)。
另外,可获得如下线缆:覆盖有导电橡胶的两个导电构件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在外覆盖件内,并且这两个导电构件通过外部加压而彼此接触并导通(专利文献2)。
另外,可获得设置有如下构件的线缆开关:带状的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其与该第一基材相对并在内表面的一侧配置有平面状的正电极,在另一侧配置有负电极,电极之间形成有用于使正电极和负电极彼此分开且绝缘的间隙,其中通过配置于正电极和负电极的间隔件形成在长度方向上以预定间隔布置的大致矩形的窗,以通过导体使正电极和负电极彼此导通(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5-301589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447225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207455号
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相关技术具有如下问题:设置有或使用导电橡胶的线缆的电阻值会因弯曲而降低,因此可能导致不期望的动作。这些相关技术还具有如下问题:如果线缆弯曲而不是被手加压,则电极可能彼此接触并导通,因此易于误操作。
专利文献3的相关技术即使在伴随着弯曲的使用情形下也不会导致不期望的导通。然而,在该相关技术中,正电极和负电极相对地布置于一个基材的内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各电极必须被形成为波形或矩形以彼此面对,并且待配置在电极之间的绝缘狭缝也必须被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因而,该相关技术具有构造复杂的问题。
鉴于前述问题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开关内置线缆,该开关内置线缆允许电极结构容易地形成,不大可能因弯曲变形而导通或不导通,但是容易因被手指加压而导通。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达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丰达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27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双目视觉测量系统的输电塔构件形变及内力监测方法
- 下一篇:林业野外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