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V湿气双重固化压敏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3975.3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4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王建斌;陈田安;解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德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4/02 | 分类号: | C09J4/02;C09J4/06;C09J11/08;C08F220/18;C08F220/14;C08F220/34;C07C269/02;C07C27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v 湿气 双重 固化 胶粘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UV湿气双重固化压敏胶粘剂,其质量份数组成为:丙烯酸酯预聚物80‑100份、交联剂0.1‑2份、光引发剂1‑10份、增粘树脂5‑30份;其中丙烯酸酯预聚物的组成为:异氰酸酯改性的丙烯酸酯5‑20份、丙烯酸酯粘性单体50‑100份、丙烯酸酯内聚单体5‑20份、热引发剂0.01‑0.05份;其中异氰酸酯改性的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为:将二异氰酸酯、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至装有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搅拌至阻聚剂完全溶解,升温至60‑65℃,开始滴加2,3‑二羟基丙烯酸丙酯,保持温度在70‑75℃,反应2‑3h,至‑NCO含量到达设计值时停止加热反应,得异氰酸酯改性丙烯酸酯。本发明制备的UV湿气双重固化压敏胶粘剂,具有高压敏性、高本体强度的特点,解决了普通压敏胶粘剂高压敏性与高本体强度不能兼得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敏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UV湿气双重固化压敏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属于胶粘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上尤其是电子封装领域对压敏胶粘剂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也对压敏胶粘剂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克服现有压敏胶粘剂不能同时具备高压敏性与高本体强度的缺点,本发明的UV湿气双重固化压敏胶粘剂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压敏性和高本体强度的UV湿气双重固化压敏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UV湿气双重固化压敏胶粘剂,其质量份数组成为: 丙烯酸酯预聚物80-100份、交联剂0.1-2份、光引发剂1-10份、增粘树脂5-30份。
进一步地,丙烯酸酯预聚物的质量组成为:异氰酸酯改性的丙烯酸酯5-20份、丙烯酸酯粘性单体50-100份、丙烯酸酯内聚单体5-20份、热引发剂0.01-0.05份。
进一步地,所述异氰酸酯改性的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为: 将二异氰酸酯、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至装有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搅拌至阻聚剂完全溶解,升温至60-65℃,开始滴加2,3-二羟基丙烯酸丙酯,保持温度在70-75℃,反应2-3h,采用正丁胺滴定法测试-NCO基团的含量至理论计算量时停止加热反应,得异氰酸酯改性丙烯酸酯PUA;所述二异氰酸酯与2,3-二羟基丙烯酸丙酯的摩尔比为2 : 1.03~1.25。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其中R表示氢化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HT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或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XDI)分子中不包含异氰酸酯的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丙烯酸酯粘性单体为丙烯酸月桂酯(LA)、丙烯酸异辛酯(2-EH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异丁酯(i-BMA)、丙烯酸乙酯(EA)或四氢呋喃丙烯酸酯(THFA)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丙烯酸酯内聚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乙酯(EMA)、醋酸乙烯酯(VA)、丙烯酰吗啉(ACMO)或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丙烯酸酯预聚物,其合成方法为:将5-20份异氰酸酯改性的丙烯酸酯、50-100份丙烯酸酯粘性单体、5-20份丙烯酸酯内聚单体、0.01-0.05份热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依次置于反应釜内,升温至80-85℃,-0.1~ -0.05MPa真空度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反应0.5-2h,即得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
其分子结构式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德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德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39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