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激光辐照原位制备无粘结剂石墨烯/SnO2复合电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4740.6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4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陆潇晓;吴国龙;熊琴琴;秦海英;季振国;卿振军;史月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激光 辐照 原位 制备 粘结 石墨 sno2 复合 电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激光辐照原位制备无粘结剂石墨烯/SnO2复合电极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2004年发现以来,石墨烯(Graphene)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纳米结构以及优异的电学、磁学、光学和力学性能受到广泛地关注。与其它碳单质材料相似,石墨烯很难作为单一的材料来应用,但通过与其它材料进行复合,可以得到石墨烯复合材料,在半导体、生物医学、催化、电化学、储能和传感器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进。其中石墨烯/SnO2复合材料以其性能良好、价格低廉、容易制备等优势,成为了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催化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传统的石墨烯/Sn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较为繁琐,目前普遍采用的制备工艺是水热合成结合干燥和煅烧的工艺。由于水热合成的技术限制,原材料不能够充分的利用,制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液,不仅浪费严重且容易污染环境;而后续的干燥煅烧过程耗时、耗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类高性能的负极材料的规模化应用。此后,复合材料还需要被制备成电极,这个过程需要将复合材料和一定比例的粘结剂、导电剂和有机溶剂混合,调制成浆料并涂刷在铜箔等金属箔片表面,通过干燥、压实制成极板。粘结剂的加入可能造成电池内阻增加、电池性能下降、批次间不稳定等的问题;而干燥过程有机溶剂挥发可能会造成的环境污染,因此电极的制备工艺也亟需升级换代。
近年来,由激光引发的前驱体转化化学反应,由于能量可控性好、重复性好、绿色环保等优点,也成为了制备各种纳米材料的研究热点。同时,前驱体直接转化以及无粘结剂电极的提出,使快速、绿色、低成本的制备高性能石墨烯/SnO2复合材料电极提供了可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激光辐照原位制备无粘结剂石墨烯/SnO2复合电极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振镜式光纤激光器,在通有保护气的环境下对预涂敷在铜箔片上的氧化石墨烯和SnO2溶胶混合物前驱体进行辐照。通过激光引发的光化学反应,使前驱体原位转化为石墨烯/SnO2复合材料,实现一步法制备石墨烯/SnO2纳米复合材料电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激光工艺参数与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使石墨烯/SnO2复合材料及其电极实现绿色可控制备。采用该方法获得的无粘结剂石墨烯/SnO2复合电极在作为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使用时,表现出了良好的循环性能和比容量,进一步证明了该发明方案的可行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利用激光辐照原位制备无粘结剂石墨烯/SnO2复合电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氧化石墨烯和SnO2溶胶混合制成前驱体溶胶,并将溶胶均匀涂布在铜箔表面,置于真空干燥箱内烘干;其中氧化石墨烯与SnO2溶胶的质量比为1:8~1:10。
作为优选,步骤A中的SnO2溶胶采用二氯化锡作为前驱体,配制成透明澄清的溶胶溶液。
作为优选,步骤A中的先驱体溶胶在涂布前需加入适量的稀释剂;其中稀释剂包括乙醇、乙醇胺等亲水性溶剂。
作为优选,铜箔表面的涂布层重量在1~2mg/cm2。
B.根据前驱体向石墨烯/SnO2纳米复合材料转变的物性参数(可以是反应温度、反应激活能、反应时间等)选择激光能量密度参考值,通过激光能量密度参考值选择激光器,设置激光工艺参数,所述的激光工艺参数包括激光波长、激光功率、激光相对扫描速度和聚集光斑直径;采用激光器辐照扫描预制箔片,对转变产物的特征进行测试、分析,以获取石墨烯/SnO2纳米复合材料的最佳激光工艺参数,同时通保护气体以防止石墨烯氧化,达到原位生成石墨烯/SnO2纳米复合材料电极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47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