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检测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5301.7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7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超;张丹;胡浩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状况 检测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检测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易扬尘,接缝的设置导致美观度和舒适度降低,其已难以满足市政道路和高等级公路的要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的整治工程已广泛开展。
在进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之前,应对路面损坏状况、接缝传荷能力和板底脱空状况进行调查评价,但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的调查评价方法针对路面损坏状况(断板率、平均错台量)接缝传荷能力和板底脱空状况分别进行调查评价,并未形成一个综合的调查评价体系,设计者难以对整治路段路面状况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加之针对板底脱空状况的分级评价标准并未统一明确,设计者也不能明确相应的修补方法。从而影响了加铺层的结构设计及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补强措施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检测评价方法,解决传统技术中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评价方案存在的未形成综合评价体系、标准不明确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检测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调查路面状况,确定各指标的分级标准;
b、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相关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步骤b1-b6:
b1.确定评价因素集;
b2.确定评语集;
b3.根据对路面状况的统计数据确定评价体系指标的隶属度;
b4.结合评价因素及隶属度确定模糊评价矩阵;
b5.结合模糊评价矩阵及对应权重确定模糊评价结果;
b6根据模糊评价结果确定路面状况最终评价等级。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a中,所述调查路面状况,具体包括:调查路面的断板率、平均错台量、接缝传荷能力和板底脱空状况。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b1中,所述因素集是由影响评价对象的各因素组成的集合,以U表示,则有:
U=(u1,u2,...,un)
各因素ui(i=1,2,…,n)代表对评价对象有影响的因素。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b2中,评语集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评价结果所组成的集合,以V表示,设有n种级别评语所构成的评语集,则有:
V=(v1,v2,...,vn)。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b3中,设某一指标因素ui(i=l,2,...,n),对该指标的评语为j级的所对应的相关指标因素的比例为rij,即rij为评价指标对V的隶属度。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b4中,假设第i个因素ui(i=l,2,...,n)对评语集V中第j个元素的隶属度为rij(j=l,2,3,4),则第i个因素的评价结果可用模糊集合表示为Ri,Ri=(ril,ri2,ri3 ri4),当对m个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时,其结果可构成模糊评价矩阵R: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b5中,通过由所有因素构成的模糊评价矩阵右乘专家研究得到的权重,得到模糊评价结果C: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b6中,定义G为原路面状况评价的最终得分,得分越高表明原路面状况评价越高,S为V对应分值,S=(s1,s2,s3,s4),则有:
本发明的优点与有益效果是:对旧混凝土路面应调查的路面状况指标和分级标准进行了明确;通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整治路段路面进行综合评价,让设计者对项目有整体认识与把控;为确定修补方法和加铺层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5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