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5、C6烷烃异构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7378.8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2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有鹏;郑修新;于海斌;吴青;高鹏;孙国方;王栋;齐邦峰;赵甲;费亚南;臧甲忠;李孝国;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9/22 | 分类号: | B01J29/22;C10G45/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5 c6 烷烃 异构化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C5、C6烷烃异构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丝光沸石、无机粘结剂、甲基纤维素、硝酸溶液混合,混捏挤条成型,经过干燥、焙烧,得到载体;(2)将步骤(1)中所述载体用疏水性有机胺‑醇溶液浸渍,按照NH3‑TPD检测的载体总酸量的20%~150%摩尔分数添加有机胺,浸渍液重量为载体重量的1.2~3倍;(3)将浸渍后的载体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NH3‑TPD检测的低温脱附峰前后0~100℃;(4)将步骤(3)中所述干燥后的载体用VIII族金属前驱体溶液进行离子交换,经干燥、焙烧,得到催化剂。按本发明技术制备的催化剂中贵金属呈高度分散状态,在催化剂内部呈均匀型分布,该催化剂用于C5、C6烷烃异构化反应,正构烷烃转化率高、异构化选择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5、C6烷烃异构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汽油排放标准对烯烃、芳烃的限定日趋严格,目前国VI汽油排放标准正在加紧制定中,为降低尾气污染,下调汽油中烯烃、芳烃含量是必然趋势。烯烃和芳烃具有高辛烷值,是重要的汽油调和组分,如C5烯烃为90,C6烯烃为94,苯为108,甲苯为103.5,乙苯为98.9,因此烯烃、芳烃含量降低将导致汽油辛烷值大幅损失。正构C5、C6烷烃异构化后辛烷值大幅提升,安全环保,是未来汽油调和组分的必要补充。
依据操作条件,烷烃异构化催化剂分为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高温型因产物选择性差,已淘汰。中温型是将贵金属负载于分子筛上的双功能催化剂,反应温度在250~280℃,分子筛主要为丝光沸石,特点是原料适应性较强,异构化率略低,需要通过循环工艺提高产品辛烷值。低温型是贵金属/Cl-Al2O3催化剂,催化剂的酸性由Cl提供,反应温度范围为115~150℃,其特点是异构化率较高,原料需脱水、硫、氮,杂质波动易造成催化剂失活,需要定期补氯,易造成设备腐蚀。
国外的中温型催化剂以UOP公司的I-7催化剂和Shell公司的HS-10催化剂为代表。近年来,国内对中温型催化剂的研发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FI-15型催化剂于2001年2月在湛江东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投入工业应用;中石化金陵分公司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及北京设计院联合开发了C5、C6异构化技术,催化剂为金陵分公司研究院开发的CI-50,该工艺及配套催化剂2007年于中石化金陵分公司100kt/年装置上实现工业应用。
中温型C5、C6异构化催化剂为双功能机理,正构烷烃通过脱氢-质子化-异构重排-去质子化-加氢一系列反应生成异构烷烃。金属中心提供加氢-脱氢活性,分子筛酸中心提供质子化活性。异构化反应的核心技术在于分子筛酸性控制和贵金属表面分散状况:分子筛适宜的强弱酸分布与配比使异构化率最大化,降低裂化反应的损失;提高贵金属分散度可增加金属利用率,提升活性,降低成本。
CN201410563467.7公开了一种低碳烷烃异构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活性组分负载到大孔造孔剂上,得到改性造孔剂,再将改性造孔剂与FER型小晶粒分子筛、耐熔氧化物等混捏成型制得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不同孔径的两种孔道体系,小孔具有纳米级尺寸,主要进行直链烷烃分子异构化反应,大孔由造孔剂制造,用于提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扩散速度,避免深度反应。
CN201410025582.9公开了一种C5/C6烷烃异构化催化剂,采用含Hβ分子筛的载体负载钴或镍的有机氢化物,不添加卤素和贵金属,避免了对装置的腐蚀,节省了成本,同时无需进行预加氢还原。
CN201310143464.3中公开了一种无粘结剂含钛丝光沸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钠型丝光沸石原粉与硅源、铝源和碱源混合,采用干胶法制得硅铝丝光沸石,再将硅铝丝光沸石与铵交换、酸洗脱铝和气相补钛制得无粘结剂含钛丝光分子筛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73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景观假山用水泥浆配备装置
- 下一篇:水泥胶砂搅拌机及其入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