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信息素与捕食性天敌联合防治蓟马类害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7458.3 | 申请日: | 2016-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8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魏辉;田厚军;陈艺欣;陈勇;林硕;张艳璇;赵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M1/02;A01N37/02;A01P1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信息 食性 天敌 联合 防治 蓟马类 害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信息素与捕食性天敌联合防治蓟马类害虫的方法,以蓟马聚集信息素为主要成分,以植物绿叶气味为增效成分,通过不同配比制成缓释载体,使用过程中释放出的(R)‑lavandulyl,neryl(S)‑2‑methylbutanoate在吸引蓟马聚集的过程中,提高了捕食性天敌发现和取食蓟马的概率,加入的顺‑3‑己烯乙酸酯增强了蓟马聚集的引诱率信息素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本发明比单独应用捕食性天敌或者信息素的防治效果提高28%‑45%,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蔬菜或花卉受害率,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天敌资源,开拓了信息素在防治害虫领域的新手段,为蓟马类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开辟了重要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信息素与捕食性天敌联合防治蓟马类害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蓟马是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的统称,虫体微小,常隐匿于花与嫩叶中为害。目前,全世界已记录的蓟马达7700 余种,中国占570 余种 [Majid et al., 2011; Moundet al., 2014]。迄今为止,全世界记录的蓟马科种类达2000 余种,隶属于4 亚科约276属,中国占79 属315种 [胡庆玲, 2013]。蓟马繁殖力强,世代重叠严重,爆发频次高,全球贸易和气候变暖加速了蓟马害虫的扩散和为害,蓟马类害虫已逐渐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业害虫类群之一,可以传播包括斑爱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也是暴发成灾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蓟马食性复杂,包括植食性、捕食性和菌食性,其中植食性蓟马包括危害作物的有害蓟马和控制杂草的有益蓟马;部分塔六点蓟马是某些小型昆虫的重要天敌。
植物挥发性物质对昆虫具有趋避、引诱作用,部分具有致死作用[戴建青等,2010],且与昆虫信息素具有协同作用[严善春等,2013]。马鞭草属植物中的芳樟醇氧化物对西花蓟马具有引诱作用,能够减少蓟马的传毒几率,减少危害[Matsuura
而本发明采用生物防治与引诱技术相结合,将蓟马聚集信息素、天敌、植物绿叶气味进行协同作用的方式对蓟马进行生态防治,起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而且目前还未见将蓟马聚集信息素和捕食性天敌联合防治蓟马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信息素与捕食性天敌联合防治蓟马类害虫的方法,是一种利用蓟马聚集信息素、植物绿叶气味和捕食性天敌联合防治蓟马类害虫的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信息素与捕食性天敌联合防治蓟马类害虫的方法,其实施步骤为:将蓟马捕食性天敌释放于蓟马种群之中,同时将载有蓟马类害虫信息素复合物的缓释载体悬挂于蓟马种群0.01至0.5米;使捕食性天敌在蓟马类害虫聚集过程中进行捕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74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澳洲坚果速衰病治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榴虫害的防治方法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