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化气加氢生产乙烯裂解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7583.4 | 申请日: | 2016-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彤;艾抚宾;乔凯;祁文博;袁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70/02 | 分类号: | C10G7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床层 反应段 液化气 催化剂活性 加氢反应器 乙烯裂解料 入口段 加氢 加氢催化剂 反应物料 加氢工艺 氢气 并流 段相 减小 制备 上游 生产 | ||
1.一种液化气加氢生产乙烯裂解料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将液化气与氢气以并流方式通过加氢反应器,在加氢工艺条件下,与加氢催化剂接触进行反应;所述的加氢反应器内包括两个以上串联的反应段,按照与反应物料的接触顺序,下游反应段内加氢催化剂的活性高于上游反应段内加氢催化剂的活性,其中加氢催化剂的活性以催化剂中所含活性金属组分含量的高低来表示;
其特征在于,氢气分别从不同的进料口进入到两个以上的反应段中;其中进入各反应段的氢气量分别为反应所需化学氢耗量的5 v%~95 v%,除最后一个反应段以外,进入其他各加氢反应段的总氢气量之和小于反应所需要的化学氢耗量。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与反应物料的接触顺序,下游反应段内加氢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组分以氧化物计的质量含量比相邻的上游反应段内加氢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组分以氧化物计的质量含量高2~30个百分数。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催化剂为负载型加氢催化剂或体相加氢催化剂。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载型加氢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的活性金属组分,活性金属组分以氧化物计的含量为5 wt%~35 wt%。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为多孔耐熔无机氧化物或活性炭,所述的活性金属组分选自W、Mo、Ni和Co中的一种或几种。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相加氢催化剂含有Mo、W、Ni三种金属组分,其中W、Ni以复合氧化物形态存在:NixWyOz,z=x+3y,Mo以氧化物形态存在:MoO3;复合氧化物NixWyOz中x和y的摩尔比为1∶8~8∶1,复合氧化物NixWyOz和氧化物MoO3的重量比为1∶10~10∶1;体相催化剂中复合氧化物NixWyOz和氧化物MoO3的总重量含量为40%~100%。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反应器内反应段的个数为3~5个,各反应段内装填的加氢催化剂的体积相等或不等。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器内包括4个反应段,按照与反应物料的接触顺序,第一反应段、第二反应段、第三反应段和第四反应段内加氢催化剂中的活性金属组分以氧化物计的重量含量分别为5%~20%,10%~25%,15%~30%,20%~50%。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化气中的烯烃以体积计含量为30v%以上。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化气中烯烃以体积计含量为30v%~60 v%。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反应器的总氢气量大于或等于反应所需的化学氢耗量。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反应器的总氢气量为反应所需化学氢耗的1~8倍。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液化气的进料方向,进入第一个反应段中的氢气量为反应所需化学氢耗的15v%~50v%;在相邻的两个反应段中,进入下游反应段的氢气量比进入上游反应段的氢气量增加15~50个百分数,进入最后一个反应段的氢气量为反应所需化学氢耗的30v%~200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75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润滑油加氢精制方法及加氢精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全热回收煤气化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