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交鲂种苗繁育的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8817.7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潮州市潮安区东凤韩东水产苗种繁育场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王峰 |
地址: | 51563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交 种苗 繁育 技术 | ||
1.一种杂交鲂种苗繁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繁育方法由“以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e)作为母本,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ni)作为父本杂交而得到的品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鲂种苗繁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在繁育过程中,采用混养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鲂种苗繁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选用大于0.6kg的雄性广东鲂,经过1-2年驯养后作为雄性亲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鲂种苗繁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每年的3月份,每周给予三次流水刺激,每次5-6h,每年的4-5月份,调节进出水口流速,使得池塘保持新鲜水流不断流入池中,但流速应缓慢,避免造成亲鱼早产”,其中的“调节进出水口流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鲂种苗繁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选择天气爽朗,水温24-27℃时可进行药物催产,雨后晴天催产效果也较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鲂种苗繁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双滤面孵化环道进行孵化,在环道内外两面安装筛绢过滤,大大增加了过滤面积,调节环道内外滤面的排水阀门,就能调整环道内外水渗透压,使环道中的鱼卵尽可能分布均匀;另外,我们在过滤纱网底部铺设微孔增氧膜,保障水中溶氧量在6.5-7.5mg/L,从而增加环道的孵化容卵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鲂种苗繁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混合营养期,补充外源食物是提高鱼苗存活率的关键,依近几年经验,要想获得较高存活率,首先得用轮虫喂养,用滤网在轮虫培育池收集轮虫,滤掉大型水生动物和杂质,投喂量在10-15个/ml;其后,可用熟蛋黄浆、豆浆进行投喂,早晚各投喂2次,在此期间注意补充新鲜水,避免食物残渣败坏水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潮州市潮安区东凤韩东水产苗种繁育场,未经潮州市潮安区东凤韩东水产苗种繁育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88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