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单箱三室截面的钢箱梁的三梁交汇构造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2318.5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37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方健;冯师蓉;汤秋华;张晓松;王旖澄;王伟实;徐海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单箱三室 截面 钢箱梁 交汇 构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单箱三室截面的钢箱梁的三梁交汇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桥梁多为单梁构造,或多道梁平行布置的构造,较少出现多道梁交汇于一处的构造。
但是,对于景观要求较高的城市桥梁,可能出现多道梁交汇于一处或多处的造型。
因此,急需一种多道梁交汇的构造,解决结构受力及实施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单箱三室截面的钢箱梁的三梁交汇构造及其制造方法,实现的目的之一是实现了多道梁交汇的构造,解决结构受力及实施难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采用单箱三室截面的钢箱梁的三梁交汇构造,包括A、B、C三道梁,所述A、B、C三道梁之间的平面夹角为90至120度,所述A、B、C三道梁交汇于节点。
所述A、B、C三道梁分别由A、B、C梁顶板、A、B、C梁底板、A、B、C梁斜腹板、A、B、C梁直腹板和A、B、C梁横隔板焊接成横截面成梯形的钢箱梁;所述A、B、C三道梁与所述节点连接的一端端部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A、B、C梁加强腹板形成倒角结构,所述A、B、C梁加强腹板竖直设置。
所述节点包括节点顶板、节点底板、外侧直腹板、内侧直腹板、横隔板,所述节点顶板和所述节点底板呈六边形,且互相平行设置,所述节点顶板和所述节点底板之间设置三块所述外侧直腹板、三块所述内侧直腹板和三块所述横隔板,所述内侧直腹板设置在所述外侧直腹板内侧,三块所述外侧直腹板和三块所述横隔板围绕所述节点顶板和所述节点底板的六条边间隔布置,且三块所述外侧直腹板、三块所述内侧直腹板和三块所述横隔板相对所述节点顶板和所述节点底板垂直,三块所述横隔板的形状分别与所述A、B、C三道梁与所述节点连接的一端端部相对应,并分别与所述A、B、C三道梁连接。
优选的,位于所述A、B、C三道梁与所述节点连接的一端端部的所述A、B、C梁顶板、所述A、B、C梁底板、所述A、B、C梁加强腹板、所述A、B、C梁直腹板分别与三块所述横隔板籍由焊接方式连接。
优选的,位于所述A、B、C三道梁与所述节点连接的一端端部的所述A、B、C梁顶板、所述A、B、C梁底板、所述A、B、C梁加强腹板、所述A、B、C梁直腹板籍由全熔透焊接方式与所述节点连接。
优选的,所述A、B、C梁加强腹板与相对应的所述A、B、C梁斜腹板的连接起始部位距离相应的所述A、B、C梁横隔板200mm以上。
优选的,所述A、B、C梁顶板、所述A、B、C梁底板、所述A、B、C梁斜腹板、所述A、B、C梁直腹板和所述A、B、C梁横隔板籍由全熔焊接方式焊接成的箱梁。
优选的,所述节点顶板、所述节点底板、所述外侧直腹板、所述内侧直腹板、所述横隔板籍由全熔焊接方式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节点顶板与所述A、B、C梁顶板之间的顶板焊缝,以及所述节点底板与所述A、B、C梁底板之间的底板焊缝,距离相应的所述横隔板500mm以上。
优选的,所述节点顶板与所述A、B、C梁顶板连接位置,以及所述节点底板与所述A、B、C梁底板连接位置,采用圆角过渡。
采用单箱三室截面的钢箱梁的三梁交汇构造的制造方法,步骤如下:
1)每道梁及节点应分别加工形成大型节段后,再拼接在一起;
2)每道梁加工时,应先将所述A、B、C梁顶板置于胎架上所述A、B、C梁顶板顶缘紧贴胎架,逐一安装相应的所述A、B、C梁直腹板、所述A、B、C梁横隔板、所述A、B、C梁斜腹板、所述A、B、C梁底板;
3)所述节点加工时,应先将所述节点顶板置于胎架上,所述节点顶板顶缘紧贴胎架,逐一安装所述内侧直腹板、外侧直腹板、横隔板、节点底板;
4)所述A、B、C三道梁与所述节点的大型节段连接时,应将所述A、B、C三道梁与所述节点按设计状态,先焊接所述A、B、C三道梁与所述节点底板,再焊接所述A、B、C三道梁与所述外侧直腹板,最后焊接所述A、B、C三道梁与所述节点顶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三道主梁中的斜腹板在传力途径上接顺,令结构的外侧腹板均匀地传力。即:A梁斜腹板通过加强腹板接至节点外侧直腹板,B梁斜腹板通过加强腹板接至节点外侧直腹板,C梁斜腹板通过加强腹板接至节点外侧直腹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23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氧化铜电池正极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干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