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23052.6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4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程志军;陈伟盛;童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金牌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K13/02;C08K3/22;C08K3/38;C08K5/134;C08K5/526;H01B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300 湖北省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料 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 制备 抗氧剂 相容剂 机械性能 硅烷表面改性剂 硅烷表面活性剂 耐老化性能 无卤阻燃剂 基础树脂 挤出造粒 绝缘性能 捏合效果 直接混合 制备过程 重量份数 长径比 造粒机 密炼 耐温 无卤 烟气 阻燃 保证 燃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所述电缆料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基础树脂120~160份、无卤阻燃剂200~300份、硅烷表面改性剂2~4份、相容剂20~35份、抗氧剂2~4份。本发明制备的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在保证电缆料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基础上,阻燃效果好,而且无卤,燃烧不会有害烟气。并且,本发明的电缆料中加入了抗氧剂,可以提高电缆料的耐温及耐老化性能。同时,本发明的电缆料在制备过程中不需要先将原料进行密炼而直接混合后进行挤出造粒,通过增大造粒机的长径比以及增加相容剂、硅烷表面活性剂含量来保证其捏合效果。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绝缘及护套用塑料俗称电缆料,其中包括了橡胶、聚氯乙烯、聚乙烯、聚烯烃、尼龙等多种品种。现有的电缆料一般为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类高分子材料,这是一种易燃材料。当周围环境发生火灾后,火焰会沿着电缆迅速蔓延到整个线路,导致火焰的扩大。为减少电缆燃烧引起的二次火灾,阻燃电缆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现在的阻燃电缆主要是有卤阻燃,在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烟雾,产生有毒、带刺激性和腐蚀性的卤化氢气体。烟雾会妨碍救火和人员疏散,卤化氢气体会腐蚀设备,还会危害人体健康。生产和使用低烟无卤阻燃电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是其中的关键。同时,在保证低烟、无卤、阻燃性能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其机械性能和绝缘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其在保证低烟、无卤、阻燃性能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机械性能和绝缘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所述电缆料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基础树脂120~160份、无卤阻燃剂200~300份、硅烷表面改性剂2~4份、相容剂20~35份、抗氧剂2~4份。
优选的,所述基础树脂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化合物、聚烯烃弹性体混合而成,所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化合物、聚烯烃弹性体的重量比为100:(10~30):(10~30)。
优选的,所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醋酸乙烯占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含量的20%~28%。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化合物为茂金属聚乙烯。
优选的,所述无卤阻燃剂为氢氧化物阻燃剂和硼酸锌,所述氢氧化物阻燃剂和硼酸锌的重量比为(200~300):1,所述氢氧化物阻燃剂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POE-g-MAH)、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g-MAH)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电缆料中还包括重量份数为0.5~1.5份的阻燃润滑剂。
更优选的,所述阻燃润滑剂为硅酮。
一种制备上述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将电缆料原料按照重量份数混合后,直接在造粒机中造粒后得到所述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其中造粒机的长径比为(48~56):1。
以上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现有技术实现。
本发明中使用的阻燃剂阻燃反应机理如下:
氢氧化铝的阻燃机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金牌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金牌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3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