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处理低污染水的微动力多级生物滤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3235.8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卓;何亚婷;张新春;辛亮;李艳春;刘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北方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7/00;C02F101/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1 | 代理人: | 吕敏 |
地址: | 11016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污染 微动 多级 生物 设备 | ||
一种微动力多级生物滤床设备,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设备外壳,外接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阀门,所述设备外壳内按照所设置的滤床个数分隔出相应的空间;滤床内填充有填料,上层种植湿地植物;单级滤床两侧设置进水配水装置和出水集水装置;太阳能曝气机的曝气盘为多个,并列设置于每级滤床进水端的一侧;集水配水构件,置于设备外壳内,将设备外壳分隔出多个滤床。本发明为滤床工艺和强化曝气人工湿地工艺有机耦合,集中体现了两个工艺的特点,提高两者的水处理效率。本发明的集水配水构件为整体设备,随意拆卸,占地小、安装方便;本发明多级滤床的滤料采用由粗至细粒径滤层布置,达到了生物处理与深度过滤一体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低污染水的微动力多级生物滤床设备。
背景技术
滤床工艺是一种结合生物膜处理与过滤技术,以快滤、滴滤池、生物滤池等技术为基础,利用砾石、砂层等颗粒大小的物质模拟大自然土壤含水层的自净机理。其过程为污水以水平或垂直方向流经介质滤料,经滤料表面吸附等特性,在滤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待生物膜成熟后,截留污水中的有机物及矿物质,为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生长提供营养,进而完成滤床工艺的生物降解过程。生物滤池工艺广泛应用于分散污水处理领域,日本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多采用厌氧滤床与接触曝气池、生物滤池或移动床接触滤池等组合工艺,在日本缺少排水系统的分散乡镇地区应用率达到60%左右。
强化曝气人工湿地技术是在人工湿地底部安装曝气管,根据处理要求,可对湿地进行完全充氧、间歇充氧、分段充氧。强化曝气技术在水平潜流及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应用中,具有以下优势:强化曝气人工湿地可以实现污水完全硝化;强化曝气人工湿地填料层深度较普通湿地更深,节约占地面积;强化曝气人工湿地技术可创造好氧与缺氧环境,同时具备硝化及反硝化功能;强化曝气人工湿地技术可更有效的促进植物生长;强化曝气人工湿地技术拓宽了传统湿地应用范围,可更有效去除苯等有机污染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将上述两种水处理工艺进行有机耦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低污染水的微动力多级生物滤床设备,将滤床工艺和强化曝气人工湿地工艺有机耦合,显著提高前者的水处理效果,并且设备具有能有效去除氮磷污染物,占地面积小,撬装化程度高,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微动力多级生物滤床设备,包括:
设备外壳,外接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阀门,所述设备外壳内按照所设置的滤床个数分隔出相应的空间;
滤床,内填充有填料,上层种植湿地植物;单级滤床两侧设置进水配水槽和出水集水槽;
太阳能曝气机,其曝气盘为多个,并列设置于每级滤床进水端的一侧;
集水配水构件,置于设备外壳内,将设备外壳分隔出多个滤床。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配水槽是由设备外壳和滤床侧壁间设置隔板构成,在隔板和滤床侧壁间的底板上设置多个曝气盘,所述曝气盘通过空气管连接太阳能曝气机。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集水槽是由滤床侧壁和设备外壳间设置隔板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滤床按照由进水至出水设置2-5级,其内填料的粒径由进水至出水依次减小;每级滤床内进水端的一侧均并列设置多个曝气盘,所述曝气盘通过空气管连接太阳能曝气机,相邻滤床之间设置集水配水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滤床内填料为陶粒,所述每级滤床的填料等级减少1—2级。
进一步地,所述单级滤床长度B1为10—15m。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配水构件为槽型结构,槽型底板上设置隔板分隔,出水侧底板上设置多个曝气盘,集水配水构件两侧壁上开有多个配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北方环境保护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北方环境保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32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