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第五代树状大分子包裹的纳米金颗粒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23495.5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9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任秀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秀敏 |
主分类号: | A61K49/04 | 分类号: | A61K4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状大分子 纳米金颗粒 复合材料制备 应用 生物医学技术 黑色粉末状 无细胞毒性 细胞相容性 尺寸可控 末端氨基 起始原料 物理吸附 原位还原 制备合成 复合材料 醋酸酐 分散性 摩尔比 三乙胺 乙酰化 并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第五代树状大分子包裹的纳米金颗粒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第五代树状大分子包裹的纳米金颗粒复合材料[(Au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第五代树状大分子包裹的纳米金颗粒复合材料[(Au
背景技术
癌症医学术语为恶性肿瘤,是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控引起的疾病,其特点是肿瘤细胞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在侵入其周围正常组织的同时远端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引起脏器功能的损伤和衰竭,最终导致患者的死亡。目前癌症确诊时很多患者己经处于晚期,常规的化学治疗和放射性治疗,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会对患者机体的正常细胞构成较大的损伤,且手术治疗中对于肿瘤部位切除不完全、癌细胞转移等因素也会影响癌症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在癌症早期实现对肿瘤部位及时、准确、高效的诊断,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治疗是医学界面临的关键问题,分子影像学是目前临床医学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分子影像学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相结合的产物,由精密的成像技术检测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过程,再通过一系列的图像后处理技术,达到显示活体组织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学过程的目的。分子影像学揭示的是疾病早期发生过程中的基因水平的异常,可以在病变细胞的分子发生改变时就发现病情,从而实现癌症的早期精确的诊断和治疗。分子影像学的主要成像技术主要包括核医学成像、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简称MRI)、光学成像、射线断层扫描成像(简称CT)等方法。其中,CT成像术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图像采集时间短、可整体成像的优点,同时,费用较低廉,在医学的临床检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CT成像技术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软组织分辨率差、检测过程中存在放射性辐射、传统含碘造影剂高浓度时存在肾脏毒性等。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CT含碘造影剂主要为含碘的小分子化合物,包括有机碘和无机碘小分子化合物,例如泛影酸、碘海醇等。然而,由于肾脏对小分子含碘造影剂的快速清除效应,含碘化合物只有非常短的成像时间,并对肾脏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研制一种无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CT成像效果的造影材料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第五代树状大分子包裹的纳米金颗粒复合材料[(Au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秀敏,未经任秀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34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