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4164.3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4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前;吴俊鸿;廖敏;彭光前;田翔;李大伟;连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1 | 分类号: | F24F11/61;F24F11/77;F24F13/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云飞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停机信号 运行模式 压缩机频率 空调控制 减小 空调 电子膨胀阀 缓慢变化 接收用户 冷凝压力 模式切换 用户发送 整机噪音 逐步减小 压差 发送 响应 | ||
1.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压缩机运行模式下接收用户发送的压缩机停机信号;
响应于在压缩机运行模式下接收到所述压缩机停机信号,控制压缩机频率逐步减小;
响应于在压缩机运行模式下接收到所述压缩机停机信号,控制内风机转速随压缩机频率逐步减小;
其中,响应于在压缩机运行模式下接收到所述压缩机停机信号,在控制压缩机和内风机维持第一时间间隔的运行后,控制内风机转速和压缩机频率同时缓慢减小以降低冷凝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在压缩机运行模式下接收到所述压缩机停机信号,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外风机直接进行降风挡运行;
和/或,
控制电子膨胀阀维持固定开度不变;以及在压缩机频率降为0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膨胀阀将开度调至最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压缩机频率逐步减小包括:
控制压缩机维持原频率运行第一时间间隔后,将压缩机频率逐步减小;
控制压缩机降频运行第二时间间隔后关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内风机转速逐步减小包括:
控制内风机维持原转速运行第一时间间隔后,将内风机转速逐步减小;
控制内风机逐步降低转速运行第二时间间隔后,以低风挡运行,其中所述低风挡转速低于内风机在降频运行第二时间间隔后的转速;
控制内风机以低风挡运行第三时间间隔后关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1s-2s;
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为3s-15s;
所述第三时间间隔为13s-27s。
6.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停机信号接收模块(51)、压缩机控制模块(52)和内风机控制模块(53),其中:
停机信号接收模块(51),用于在压缩机运行模式下接收用户发送的压缩机停机信号;
压缩机控制模块(52),用于响应于停机信号接收模块(51)接收到所述压缩机停机信号,控制压缩机频率逐步减小;
内风机控制模块(53),用于响应于停机信号接收模块(51)接收到所述压缩机停机信号,控制内风机转速随压缩机频率逐步减小;
其中,空调控制装置,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压缩机停机信号,在控制压缩机和内风机维持第一时间间隔的运行后,控制内风机转速和压缩机频率同时缓慢减小以降低冷凝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风机控制模块(54)和膨胀阀控制模块(55)中的至少一项,其中:
外风机控制模块(54),用于响应于停机信号接收模块(51)接收到所述压缩机停机信号,控制外风机直接进行降风挡运行;
膨胀阀控制模块(55),用于响应于停机信号接收模块(51)接收到所述压缩机停机信号,控制电子膨胀阀维持固定开度不变;以及在压缩机频率降为0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膨胀阀将开度调至最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压缩机控制模块(52)用于响应于停机信号接收模块(51)接收到所述压缩机停机信号,控制压缩机维持原频率运行第一时间间隔后,将压缩机频率逐步减小;并控制压缩机在降频运行第二时间间隔后关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内风机控制模块(53)用于响应于停机信号接收模块(51)接收到所述压缩机停机信号,控制内风机维持原转速运行第一时间间隔后,将内风机转速逐步减小;控制内风机逐步降低转速运行第二时间间隔后,以低风挡运行,其中所述低风挡转速低于内风机在降频运行第二时间间隔后的转速;并控制内风机以低风挡运行第三时间间隔后关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41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