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异噻菌胺和吡蚜酮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24535.8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4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80 | 分类号: | A01N43/80;A01N43/707;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5 | 代理人: | 吕世静 |
地址: | 05008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异噻菌胺 吡蚜酮 农用 杀虫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异噻菌胺和吡蚜酮的农用杀虫组合物,还涉及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稻飞虱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稻飞虱是水稻上最主要的害虫,其发生为害具有隐藏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稻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常常引起作物的重要损失,严重危害我国的水稻生产。随着化学药剂的不断施用,抗性问题日益突出,而在农业生产实际过程中,害虫抗药性问题是影响害虫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将不同有效成分进行复配可以扩大防治谱和提高防效,是害虫抗性治理的有效措施。
异噻菌胺(Isotianil),CAS号[224049-04-1],化学名称3,4-二氯-N-(2-腈基苯基)-5异噻唑甲酰胺,属异噻唑甲酰胺类化合物。异噻唑甲酰胺类化合物包括异噻菌胺等在植物中具有强的植物诱导活性,预防性施用或者在发病早期使用,多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可激活植物自身的防卫性抗性反应即系统诱导抗性,并影响病原菌生活史的多个环节,从而使植物对多种真菌、细菌、昆虫和病毒产生广谱的自我保护作用。并且异噻菌胺能提供长期残留药效和更小的施用有效成分的剂量,适合引发植物防御性不受致植物病真菌、细菌和病毒及昆虫的侵害,能够用来在处理后一定时期内保护植物不受上述有害生物体的侵害。异噻菌胺适用的主要作物是水稻,登记为防治水稻稻瘟病和水稻白叶枯病的杀虫剂。
吡蚜酮(Pymetrozine),CAS号[123312-89-0],化学名称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3(2H)-酮,是一种全新结构的吡啶杂环类杀虫剂。吡蚜酮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昆虫一旦接触该药剂,立即停止取食,产生“口针穿刺阻塞”效果,且该过程为不可逆的物理作用。吡蚜酮在植物体内具有内吸传导性,穿过植物的薄壁组织进入植物体内,植物韧皮部和木质部内进行向顶端和向根的双向传导。吡蚜酮还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毒理学数据显示,吡蚜酮对哺乳动物毒性很低,对大多数非靶标的节肢动物、鸟类、鱼类、捕食螨类天敌安全,且其代谢产物淋溶性,对地下水污染极小,因此在综合防治中具有出色的表现。吡蚜酮杀虫剂对蚜虫、飞虱、粉虱活性优异,具有高效、低毒、高选择性、对环境生态安全等特点,特别适用于抗性治理和综合防治,符合当今农药发展方向。
为了解决吡蚜酮单独使用防治稻飞虱易产生抗性的问题,本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研制出异噻菌胺与吡蚜酮复配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利用异噻菌胺的独特植物诱导活性,增加吡蚜酮对稻飞虱的防效。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异噻菌胺和吡蚜酮的农用杀虫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稻飞虱中的用途。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杀虫组合物,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由异噻菌胺与吡蚜酮按照重量比1:1~1:10组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异噻菌胺与吡蚜酮的重量比为1:1~1:3。。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杀虫剂,所述的农用杀虫剂含有以重量计0.5~95.0%所述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和余量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助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农用杀虫剂含有以重量计2~80%所述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和余量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助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农用杀虫剂含有以重量计10~70%所述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和余量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助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农用杀虫剂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水乳剂或颗粒剂。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农用杀虫组合物或所述的农用杀虫剂在防治水稻稻飞虱中的用途。
下面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杀虫组合物,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由异噻菌胺与吡蚜酮按照重量比1:1~1:10组成。
在本发明的农用杀虫组合物中,吡蚜酮的量在所述的范围内时,如果异噻菌胺的量超过所述量的范围,则会因用量高,安全性下降,易发生药害。
异噻菌胺的量在所述的范围内时,如果吡蚜酮的量超过所述量的范围,也会因用量高,安全性下降,易发生药害。
因此,在本发明的农用杀虫组合物中,异噻菌胺与吡蚜酮的重量比为1:1~1:10是合理的。
优选地,异噻菌胺与吡蚜酮的重量比是1:1~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45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吡氟酰草胺和砜吡草唑的除草剂组合物
- 下一篇:除草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