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试验用气囊式垂直向压力自平衡辅助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5392.2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8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肇喜;梁山;王海东;王金明;王国顺;徐爱杰;高海慧;吴欣凯;沈晨晨;傅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金家山 |
地址: | 2016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向 固定台面 导轮 辅助支撑装置 导轮支架 固定支架 振动试验 支撑滑块 支撑气囊 气囊式 限位杆 自平衡 振动台安装孔 振动台支架 侧向偏移 滑动支撑 连接螺栓 螺栓固定 试验产品 限制振动 振动工装 支撑作用 承载力 固定台 管接头 上端面 四角处 下端面 台面 气路 试验 扭转 | ||
1.一种振动试验用气囊式垂直向压力自平衡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固定支架(1)、限位杆(2)、固定台面(3)、支撑块(4)、垂直向振动导轮(5)、导轮支架(6)、垂直向支撑气囊(7)与相应的气路与管接头;
所述固定支架(1)的A1面为与振动台支架连接的安装面,固定支架(1)的A2面为与垂直向支撑气囊(7)连接的安装面,固定支架(1)的A3面有一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与限位杆(2)进行刚性连接;
所述固定台面(3)的上端面C1共有16个Φ26沉头孔(C1-1),用于将固定台面(3)与振动台(9)的台面进行连接;固定台面(3)的C1面上设有8个Φ18的沉头孔(C1-2),用于与垂直向支撑气囊(7)G2面上的螺纹孔进行螺接;固定台面(3)的C1面上设有18个M12的螺纹孔(C1-3),用于与振动工装进行连接紧固;固定台面(3)的C2面与振动台(9)的台面直接相接触;固定台面(3)的C3面直接与垂直向支撑气囊(7)G2面相接触;
所述支撑块(4)用于为垂直向振动导轮(5)提供滑动;
所述垂直向振动导轮(5)上的E1孔用于将导轮与导轮支架(6)固定安装;
所述导轮支架(6)由上压板(F1)与固定块(F 2)组成;上压板(F1)上的2个Φ10.3的通孔(F1-1)用于与垂直向振动导轮(5)进行紧固连接;上压板(F1)上的2个“一字孔”通孔(F1-2)用于将上压板(F1)与固定块(F2)进行紧固连接,螺钉穿过“一字孔”通孔(F1-2)与固定块(F2)上的4个M10的螺纹孔(F2-1)螺接;固定块(F2)上留有2个Φ10.3的通孔(F2-2),用于调整上压板(F1)的前后位置;固定块(F2)上留有4个Φ14的通孔,能够将固定块(F2)与固定支架(1)刚性螺接;
所述垂直向支撑气囊(7)的G1面与固定支架(1)连接;垂直向支撑气囊(7)的G2面与固定台面(3)的C3面上的8个Φ12的通孔连接、紧固;
所述相应的气路与管接头能够将振动台自动对中功能切换到垂直向支撑气囊(7)上,通过振动台自动对中功能实现垂直向支撑气囊(7)内压力的自动充放;
所述固定支架(1)的A2面上均布8个Φ8.5的通孔以及4个Φ18的通孔(A2-1),8个Φ8.5的通孔与垂直向支撑气囊(7)G1面上对应的螺纹孔通过螺栓连接,4个Φ18的通孔为气路与管接头的布置孔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试验用气囊式垂直向压力自平衡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A1面为与振动台支架连接的安装面,其上均布4个Φ21的通孔,可与振动台(9)支架上四角的螺纹孔进行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试验用气囊式垂直向压力自平衡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A2面上有4组M12的螺纹通孔(A2-2),该螺纹通孔用于与导轮支架(6)进行刚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试验用气囊式垂直向压力自平衡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A3面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与限位杆(2)进行刚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振动试验用气囊式垂直向压力自平衡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2)的B1面上的通孔与固定支架(1)A3面上的螺纹孔进行连接,用于限制固定台面(3)的移动距离,防止固定台面(3)位移过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试验用气囊式垂直向压力自平衡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2)的B2面上黏贴有一块等长等宽的橡皮垫,起到缓冲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振动试验用气囊式垂直向压力自平衡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面(3)的C2面与振动台(9)的台面直接相接触,其上16个Φ18通孔与上端面C1上的通孔(C1-1)相通;固定台面(3)的C3面直接与垂直向支撑气囊(7)G2面相接触,其上8个Φ12通孔与上端面C1上的通孔(C1-2)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53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