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维通信数据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7723.6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3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段祥骏;王金丽;冯德志;李运硕;寇淩峰;赵晓龙;宋祺鹏;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 | 分类号: | H04L41/06;H04L41/0677;H04L41/14;H04B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维 通信 数据 配电网 故障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维通信数据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所述配电网故障定位的方法,通过如下装置实现:
配变监测终端:安装在配电变压器上,通过GPRS、电力光纤通讯方式上送数据,传输的数据主要包括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数据指标;
集中器:安装在配电变压器上,主要采集用户户表数据,包括电压、电流、电量数据,通过GPRS、电力光纤通讯方式上送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搭建配电网网络拓扑结构模型;
步骤2:设定数据耦合关系:
将通信节点与拓扑节点关系设定动态范围,通信节点传输的数据指标集与通信节点故障判断分类进行界定,针对数据指标依据状态分类进行匹配,根据各通信节点分别对应不同指标进行独立关系耦合,实现不同指标数据与通信节点耦合的相互判定;
步骤3:通信故障判断;
步骤4:数据异常报警;
步骤5:综合故障定位;
所述步骤5包括:对通信节点的断点标识与相对应的业务指标数据的异常波动状态进行综合故障分析;
依据业务指标数据的动态负荷曲线进行匹配,建立基础类故障模型;针对配电网基础故障跳闸、电缆故障、短路的数据特性与表现形式,进行模型匹配,分别进行数据类指标整合,建立故障特性参数状态,结合通信节点故障判断,通过指标数据的动态分以及配电网故障特性参数特点,分类状态管理结合,过滤通信节点故障与数据采集节点故障结合耦合关系交叉点实现配电网故障精准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对电器设备设置数据采集节点和通信节点;
将数据采集节点与配电网网络构建的拓扑节点一一对应,形成具有通信节点的配电网网络拓扑结构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根据配电网网络拓扑走向就近原则,将数据采集节点与通信节点进行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对通信节点的运行数据和状态数据进行分类和指标管理;建立运行数据指标的历史数据运行曲线对比库和状态数据指标的运行状态浮动域;
将两类数据指标分别与通信节点建立虚拟关联数据状态,实现数据指标与通信节点的耦合判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所述状态数据包括:设备运行状态、设备运行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将数据采集节点与配电网网络构建的拓扑节点,根据通信节点的状态,进行数据状态传输,检查网络是否畅通;
根据网络主站的收发信号设定故障时效性判断规则,设定具有时间标识的数据属性标志位;
所述标志位用于对各类数据的记录标识,通过数据标识初步完成通信故障点的识别与分析,判断通信节点是否存在网络故障;
根据信号中断点检查配电网网络拓扑结构的电气设备点故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建立以历史比对数据和标准数据作为基准动态数据的业务指标数据趋势模型;
各数据采集节点进行数据并行发送,设定各业务指标数据的数据值状态记录标识,与各个业务指标数据的趋势模型匹配对比;
根据产生异常数据的业务指标,对应数据采集节点进行故障预警,实现数据状态故障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77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户端管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助设备及其监控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