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拆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7965.5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8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志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B25H1/06;B60S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99 浙江省台州市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挡风玻璃 拆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维修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业与玻璃业是属于两个不同领域的行业,前者属于机械制造业,后者属于轻工业,但从汽车的发展历程来看,两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玻璃技术已经完全渗入了汽车行业之中,成为汽车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如汽车前挡风玻璃,经过特殊处理,能够在受到冲击破裂时,其玻璃的裂纹仍可以保持一定的清晰度,保证驾驶者的视野区域不受影响,目前汽车前挡风玻璃以夹层钢化玻璃和夹层区域钢化玻璃为主,能承受较强的冲击力。前侧前挡风玻璃体积和重量较大,同时为了保证车内密封性,前挡风玻璃的边沿侧面需要通过密封橡胶进行密封连接,且连接强度较高,但是当前挡风玻璃碎裂需要更换时,目前均是工作人员手动拆卸,即将钢丝绳从前挡风玻璃与车架之间穿过,然后一个工作人员在车内拉钢丝绳的一端,一个工作人员在车外拉钢丝绳的另一端,如此往复拉动,通过钢丝绳与密封橡胶之间的摩擦来分割密封橡胶,然而车内安装有仪表台,因此前挡风玻璃内侧的空间较为狭小,车内的工作人员操作较难,车外工作人员则需要爬到机盖上方操作,且操作较为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拆卸装置,本汽车前挡风玻璃拆卸装置使得前挡风玻璃的拆卸更加方便省力,效率更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拆卸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框架、导向杆和钢丝绳,所述导向框架呈矩形,且导向框架具有两相平行的纵杆,该两纵杆连接在机架上,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纵杆上,且导向杆的滑动方向与纵杆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导向杆上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长条状的基座,该基座的长度方向与导向杆相垂直,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连在基座上,所述机架上还固连有用于伸入前挡风玻璃内侧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自由端铰接有长条状的摆动座,所述摆动座上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副牵引块,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能够固连在副牵引块上,所述基座上设有能够向前挡风玻璃外侧拉动钢丝绳的动力机构,所述副牵引块与摆动座之间连接有能够向前挡风玻璃内侧复位拉动钢丝绳的复位拉簧,所述导向框架上设有能够带动导向杆往复移动的纵向螺杆,所述导向杆上设有能够带动基座往复移动的横向螺杆。
拆卸汽车前挡风玻璃时工作人员预先手持一根独立的钢丝绳,将钢丝绳嵌入前挡风玻璃上方一个边角与车体框架之间,来回拉动钢丝绳,使得钢丝绳与前挡风玻璃下方的密封橡胶产生摩擦,从而能够逐渐嵌入密封橡胶,即能够逐渐分割密封橡胶,该过程是为了能够使前挡风玻璃与车体框架之间局部分离,将机架架设在车体的两侧,即导向框架位于前挡风玻璃的外侧并靠近前挡风玻璃,将支撑杆从车门处横向伸入车体内,并位于前挡风玻璃下侧,此时支撑杆的自由端大致位于前挡风玻璃后侧的中心位置,将摆动座的自由端摆动并朝向分离开的缺口,然后将本拆卸装置的钢丝绳嵌入已经分离开的缺口内,从前挡风玻璃内侧抽拉钢丝绳,使得钢丝绳的自由端穿过缺口进入前挡风玻璃内侧,再将钢丝绳的自由端连接在副牵引块上,在复位拉簧的作用下钢丝绳能够张紧,通过动力机构拉动钢丝绳,钢丝绳在动力机构与复位拉簧的作用下能够往复拉动,同时工作人员手动操作横向螺杆与纵向螺杆,即通过横向螺杆来逐渐横向移动基座,对前挡风玻璃的上下边沿处的密封橡胶进风分割,通过纵向螺杆来逐渐移动导向杆,从而对前挡风玻璃的两侧边沿处的密封橡胶进行分割,在钢丝绳切割位置逐渐变化过程中,摆动座能够相应的转动,从而实现前挡风玻璃的拆卸,整个过程方便省力,且效率较高。
在上述的汽车前挡风玻璃拆卸装置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气缸和主牵引块,所述基座上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一,所述主牵引块滑动连接在导向槽一内,所述动力气缸固连在导向槽一的后端,所述主牵引块的后端端部开设有连接缺口,所述连接缺口内铰接有导向轮一,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连在导向槽一的前端,另一端绕过导向轮一,所述动力气缸的活塞杆与主牵引块的后端相固连。即钢丝绳绕过主牵引块和导向轮一,当动力气缸的活塞杆回缩时能够带动主牵引块移动,主牵引块通过导向轮一拉动钢丝绳,且该结构使得钢丝绳自由端的移动距离为主牵引块移动距离的两倍,因此基座及动力气缸的整体结构可以更加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志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岭市志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7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灭磁开关偷跳闸检测系统
- 下一篇:制动电阻回路接触器粘连检测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