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磨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8322.2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9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昌幸;朴木继雄;福井千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4B7/17 | 分类号: | B24B7/17;B24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削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磨削装置,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双面平面磨削加工。在对构成回转式压缩机的汽缸以及活塞进行双端面磨削加工的磨削装置中,具备:一对旋转砂轮,它们在相同的旋转轴心上空开间隔而对置地配置;载板,其被插入于一对旋转砂轮之间;旋转机构,其使载板旋转;控制部,其对旋转砂轮以及旋转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在载板设置有保持汽缸或者活塞的凹部,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即,利用旋转机构使载板旋转,并利用旋转砂轮交替地对保持于凹部的汽缸以及活塞进行双端面磨削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双面平面磨削加工的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双面平面磨削加工,使用具备配置于上下的一对旋转砂轮和插入于该旋转砂轮之间的载板的磨削装置,利用上下的旋转砂轮同时对设置于载板的工件的两个端面进行平面磨削。例如,在对构成图6所示的回转式压缩机11的成组的汽缸3与活塞4进行双面平面磨削加工的情况下,利用分别设置于单独的加工线的磨削装置进行磨削加工。因此在磨削加工后,分别单独地测量汽缸3和活塞4的厚度,并基于该测量数据进行反馈修正,通过NC控制来调整砂轮的切入量,维持规定的厚度尺寸。
但是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设备壳体因外部空气、冷却介质的影响而热膨胀或者热位移,或构成双面平面磨削装置的旋转砂轮的锋利程度在加工中发生变化,从而磨削加工后的汽缸3与活塞4的厚度之差产生偏差的问题,并且有可能使压缩机的泄漏损失加大。虽然进行使汽缸3与活塞4组合的嵌合作业,但汽缸3与活塞4的厚度之差在偏差幅度上为4μm左右。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双面平面磨床的工件载置装置中,构成为将具有凹部的一对旋转支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配置于能够在一对旋转砂轮之间出入的载板。一对旋转支架构成为:在载板内配置于能够同时磨削的范围内,使中间传动齿轮分别与各旋转支架的外周齿轮啮合,使各中间传动齿轮啮合于单独的驱动马达。即,能够利用1个驱动马达使一对旋转支架旋转驱动,对保持于旋转支架的两个以上的工件同时进行双端面磨削加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71842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1为用相同装置同时对两种部件进行磨削的结构,并非为一边确认工件的厚度尺寸、一边交替地进行磨削的结构。因此存在磨削加工后的汽缸与活塞的厚度之差产生偏差,需要组装工序中的部件的嵌合作业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磨削装置,该磨削装置特别是在对构成回转式压缩机的汽缸和活塞进行双面平面磨削时,能够进行高精度的磨削加工,并且能够抑制磨削加工后的汽缸与活塞的厚度之差的偏差幅度。
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本发明的磨削装置对构成回转式压缩机的汽缸以及活塞进行双端面磨削加工,所述磨削装置具备:一对旋转砂轮,它们在同一旋转轴心上空开间隔而对置地配置;载板,其被插入于所述一对旋转砂轮之间;旋转机构,其使所述载板旋转;以及控制部,其对所述旋转砂轮以及所述旋转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在所述载板设置有保持所述汽缸或者所述活塞的凹部,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即,利用所述旋转机构使所述载板旋转,并利用所述旋转砂轮交替地对保持于所述凹部的所述汽缸以及所述活塞进行双端面磨削加工。
优选地,具备振动检测单元,其检测由所述汽缸或者所述活塞加工中的磨削负荷产生的振动,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振动检测单元的检测值来控制所述旋转砂轮的动作。
优选地,具备变动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汽缸或者所述活塞的相对于磨削负荷的变动,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变动检测单元的检测值来控制所述旋转砂轮的动作。
优选地,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即,在旋转砂轮的磨削输送速度被设定为V0的情况下,并且将所述汽缸以及所述活塞的材质的易切削性的常量化设为A1,且磨削的面积为As的情况下,将磨削输送速度V0切换为最佳磨削输送速度V=A1×V0÷A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83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