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洁刮板的对位夹具及使用它的对位方法、以及清洁刮板的制造装置及使用它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28650.2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9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田村英树;棚田正;石原正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智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21/00 | 分类号: | G03G2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雨;刘林华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港***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洁刮板 抵接面 载置部 对位夹具 上表面 对位 刮板主体 制造装置 贯通孔 下表面 载置面 载置 侧向 制造成本 保持器 导向孔 对位部 基准时 稳定化 制造 自动化 贯通 制作 | ||
提供一种实现进行刮板主体相对于保持器部件的导向孔的对位的工序的自动化而使制造成本降低、并且实现品质的稳定化、能够制作高精度的清洁刮板的清洁刮板的对位夹具及使用它的对位方法、以及清洁刮板的制造装置及使用它的制造方法。清洁刮板的对位夹具(10)具备:载置部(12),上表面是载置刮板主体的载置面(11);对位部(15),设在载置部上,具有立设在载置面的2边处的第1抵接面(13)及第2抵接面(14);多个贯通孔(17),从载置部的上表面的载置面贯通到下表面(16)地设置;多个贯通孔设置成,当以载置部的下表面为基准时,上表面侧向第1抵接面侧及第2抵接面侧中的至少一方倾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清洁刮板的对位夹具及使用它的对位方法、以及清洁刮板的制造装置及使用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式复印机及打印机、喷墨式复印机及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搭载有各种各样的清洁装置。例如,在电子照相式复印机中,首先,向设在感光体鼓等潜像载体的周面上的光导电性的感光层,投影与原稿对应的光像,形成静电潜像,通过对该静电潜像赋予调色剂等显影剂,形成调色剂像(图像)。接着,将纸等转印件压接在潜像载体上来转印调色剂像,将该转印调色剂像(转印图像)定影来制作原稿的拷贝。在转印后,将残留在潜像载体之上的调色剂用清洁装置除去,为下次图像形成准备。
作为电子照相式复印机的清洁装置,已知有刮板清洁方式。该方式通常是使清洁刮板滑动接触在潜像载体的表面上、在其边缘(棱线)处将残留在潜像载体的表面上的调色剂除去清扫的。基于该方式的装置构造较简单,是紧凑的结构,所以作为电子照相式复印机的清洁装置是非常有用的。
清洁装置的清洁刮板通常由与潜像载体的表面滑动接触的矩形状的刮板主体、和支承刮板主体的非滑动接触部分的支承部件(也称作“保持器部件”)构成。清洁刮板通过使刮板主体的边缘直接接触在潜像载体的表面上,能够将残留在潜像载体上的调色剂除去清扫。
清洁刮板通过在将刮板主体推压在保持器部件上而使两者滑动接触来制作,所述保持器部件是对金属板或树脂板等实施剪切加工(所谓的冲切)或根据需要实施弯曲加工而得到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保持器部件在其两端部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而分别设有对位孔(也称作“导向孔”)。此外,刮板主体是通过将聚氨酯橡胶等耐磨损性的橡胶件构成的薄片切断为规定尺寸的长条状而得到的。
制作清洁刮板,使得能够实现潜像载体与刮板主体的适当的接触。具体而言,进行刮板主体的较短方向(±X方向)的相对于保持器部件的导向孔的对位(参照图9),使得成为与应用的电子照相式复印机及使用的刮板主体的材质等对应设定的突出长度(自由端长度)。除此以外,进行刮板主体的较长方向(±Y方向)相对于保持器部件的对位,使得满足保持器部件与刮板主体的位置关系(参照图9)。这里,通常的刮板主体的位置公差在较短方向上是±0.1mm~0.15mm左右(参照图9的L
但是,刮板主体的对位通常以手工作业进行,所以为了包含在上述位置公差的范围内而需要熟练的技术。此外,在聚氨酯橡胶制的刮板主体中,聚氨酯橡胶的较高的粘着性成为妨碍作业的因素,在对位中需要高度的技术。进而,根据作业者的熟练度,可以看到尺寸不良的发生或作业效率的下降,所以需要对作业者实施充分的教育,所以清洁刮板的制造成本也增大。在这些问题中,在将刮板主体的对位自动化方面,特别是包含在刮板主体相对于保持器部件的导向孔的位置公差的范围内成为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052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进行刮板主体相对于保持器部件的导向孔的对位的工序的自动化而使制造成本降低、并且实现品质的稳定化、能够制作高精度的清洁刮板的清洁刮板的对位夹具及使用它的对位方法、以及清洁刮板的制造装置及使用它的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智德株式会社,未经新智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86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