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咯素分子印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1937.0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4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琳;穆琳;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8J9/28;C08J9/26;G01N30/02;B01J20/22;B01J20/26;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静;严政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咯 分子 印迹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技术及食品安全检测方法研究领域,公开了一种吡咯素分子印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分子印迹材料中含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模板分子,所述模板分子选自吡咯素、吡咯和吡咯烷甲酸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的吡咯素分子印迹材料对吡咯素有高选择性,能够用于建立一种高效、便携、快速、灵敏的分子印迹体系,从而能够快速简便地从例如食品中检测出吡咯素残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及食品安全检测方法研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吡咯素分子印迹材料、一种制备吡咯素分子印迹材料的方法以及所述吡咯素分子印迹材料在检测吡咯素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吡咯素(Pyrraline)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之一,它被人体消化、吸收,并参与体内的循环代谢,使慢性病的患病风险大大提高,危害性很大。
由免疫学检测可知,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吡咯素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肾小球基底膜以及胞外基质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吡咯素积聚的现象,进而发展为肾小球硬化,最终引发肾衰竭。
吡咯素作为定量检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重要指标及衡量美拉德反应程度的重要参数之一,不仅在控制食品加工工艺和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白内障等疾病的诊断和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吡咯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RP-HPLC、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MS等。大型仪器虽然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但检测成本较高、费时,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不利于现场快速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对吡咯素有高选择性的吡咯素分子印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建立一种高效、便携、快速、灵敏的分子印迹体系,从而能够快速简便地从例如食品中检测出吡咯素残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吡咯素分子印迹材料,该分子印迹材料中含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模板分子,所述模板分子选自吡咯素、吡咯和吡咯烷甲酸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吡咯素分子印迹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聚合反应条件下,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模板分子进行接触反应,得到吡咯素分子印迹材料前驱物;然后将所述吡咯素分子印迹材料前驱物进行萃取以洗脱模板分子,其中,所述模板分子选自吡咯素、吡咯和吡咯烷甲酸中的至少一种。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吡咯素分子印迹材料以及由前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吡咯素分子印迹材料在检测吡咯素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吡咯素分子印迹材料能够快速简便地从例如食品中检测出吡咯素残留。
本发明将分子印迹技术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相结合,实现了对复杂食品基质中目标分子——吡咯素的富集和检测,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实用性好等优点,对食品食用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1中所制备吡咯素分子印迹材料L1的扫描电镜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所制备吡咯素分子印迹材料L1和对比例1中所制备非分子印迹材料DL1的吸附量与模板分子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图3是实施例1中所制备吡咯素分子印迹材料L1和对比例1中所制备非分子印迹材料DL1的特异性吸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19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