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测治具及切换待测装置状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3336.3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9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远;张基霖;廖祝湘;孙武雄;孟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章侃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测治具 切换 装置 状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测治具及切换待测装置状态的方法。一种量测治具具有第一连接埠、第二连接埠与控制模块。第一连接埠用以自待测装置的电源模块接收第一电源信号与第二电源信号。第二连接埠用以自待测装置的控制单元接收第二电源信号。控制模块用以依据第一电源信号与第二电源信号判断出待测装置的装置运作状态。控制模块更依据量测指令判断出量测运作状态。装置运作状态为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其中之一。量测运作状态为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其中之一。当装置运作状态不相同于量测运作状态时,控制模块控制待测装置切换装置运作状态于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其中之另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测治具及切换待测装置状态的方法,特别是一种依据电能状态进行控制的量测治具及切换待测装置状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因此,厂商在设计电子元件时,通常会测试电子元件的运作状况,了解电子元件是否如所设计般地正常运作,以确保后续制造或者出货的电子元件是可用没有瑕疵的。以主机板测试来说,为了测试测试主机板的电性状况,至少需要在上电与运作时,对主机板进行测试。所述的上电状态例如为供应电源给主机板,但主机板并未开机运作的状态。而所述的运作状态例如为供应电源给主机板,且主机板已开机运作的状态。
但是,就目前维修部门的测试流程来说,还是相当倚赖人工进行各种测项的检验。而以主机板来说,在改测不同的测项时,往往又需要切换电能状态,例如由上电状态切换为运作状态,或由运作状态切换为上电状态。当以人工来进行这样的程序时,不但繁琐没有效率,而且当一有闪失时,更有可能造成待测装置或测试公板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量测治具及切换待测装置状态的方法,以克服上述人工进行测试时没有效率而且容易出错的问题。
本发明所公开的量测治具,所述的量测治具具有第一连接埠、第二连接埠与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埠与第二连接埠。第一连接埠用以可插拔地连接待测装置的电源模块。第一连接埠并用以接收第一电源信号与第二电源信号。第二连接埠用以可插拔地连接待测装置的控制单元。控制模块用以依据第一电源信号的电压电平与第二电源信号的电压电平判断出待测装置的装置运作状态。控制模块更依据量测指令判断出量测运作状态。装置运作状态为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其中之一。量测运作状态为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其中之一。当装置运作状态不相同于量测运作状态时,控制模块控制待测装置切换装置运作状态于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其中之另一。
本发明所公开的量测治具的控制方法,所述的切换待测装置状态的方法是先自待测装置的第一电源脚位量测得第一电源信号的电压电平。并且,自待测装置的第二电源脚位量测得第二电源信号的电压电平。接着,依据第一电源信号的电压电平与第二电源信号的电压电平判断出待测装置的装置运作状态。装置运作状态为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其中之一。而且,依据量测指令判断出量测运作状态。量测运作状态为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其中之一。然后,当量测运作状态不同于装置运作状态时,切换装置运作状态于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其中之另一。当量测运作状态相同于装置运作状态时,维持装置运作状态。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量测治具及切换待测装置状态的方法,以量测治具来说,量测治具用以判断待测装置的装置运作状态,且量测治具用以判断测试指令所指示的量测运作状态,当装置运作状态与量测运作状态不同时,量测治具控制待测装置切换装置运作状态,以对待测装置进行相关测项的测试。因此,量测治具得以自动地依据测试指另选择性地切换待测装置的电能状态,而实现了自动化的测试方案。
以上的关于本公开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量测治具的功能方块图。
图2是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量测治具的功能方块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3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