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锁紧底开门的漏斗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5925.5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林;戚景卫;姚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西铁路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7/02 | 分类号: | B61D7/02;B61D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7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锁紧底 开门 漏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锁紧底开门的漏斗车,属于铁路货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漏斗车,车体的底板为两块左右对接的门板,两个门板的外侧分别与车体两端侧壁的底缘铰接;每个门板铰接点一侧安装有门板开闭装置,所述门板开闭装置包括驱动轴、传动轴、短连杆、长连杆、双联杠杆、底门连杆和转动锁定机构;驱动轴转动,通过短连杆和长连杆带动双联杠杆的右端向上下下翻转,双联杠杆的左端带动底门连杆使该侧门板开启或关闭。本发明的底开门漏斗车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开门幅度可控,并对开关位置进行锁定,特别是对于关门位置进行双锁定,满足底开门漏斗车运输散粒货物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锁紧底开门的漏斗车,属于铁路货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底开门漏斗车主要用于在铁路线路上运输散粒货物,待车辆到达目的地后,采用底部卸货的方式将散粒货物卸到位于轨道中间的传送带上或底坑内。现有的底开门漏斗车底部卸货口处的卸货门一般采用五连杆机构实现底开门机构的开闭功能。由于现有漏斗车底开门自锁机构中曲拐或连杆在使用时受到拉应力的反复作用,使得曲拐或连杆拉长变形或断裂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结构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及维护成本。另外,现有底开门在打开时无法控制门打开的幅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双锁紧底开门的漏斗车,用以解决现有底开门漏斗车曲拐或连杆拉长变形、断裂及开门幅度无法控制、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双锁紧底开门的漏斗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底板为两块左右对接的门板,两个门板的外侧分别与车体两端侧壁的底缘铰接;每个门板铰接点一侧安装有门板开闭装置,所述门板开闭装置包括驱动轴、传动轴、短连杆、长连杆、双联杠杆、底门连杆和转动锁定机构;驱动轴安装在车体侧壁上部,且驱动轴的转动平面与门板转动平面平行,驱动轴的后端与转动锁定机构连接;车体侧壁的下部安装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转动平面与门板转动平面平行;双联杠杆的中部通过连接孔套接在传动轴上,使双联杠杆的中部绕传动轴自由转动;驱动轴的前端通过短连杆和长连杆与双联杠杆的一端连杆铰接;双联杠杆的另一端通过底门连杆与门板的侧壁连杆铰接;当两侧门板闭合时,门板与底门连杆的铰接点、底门连杆与双联杠杆的铰接点以及传动轴的转动主轴位于同一平面。
开门时,驱动轴转动,通过短连杆和长连杆带动双联杠杆的一端向下翻转,双联杠杆的另一端向上拉动底门连杆使该侧门板开启;转动锁定机构锁定驱动轴的圆周转动位置,使底门打开状态锁定。
关门时,驱动轴转动,通过短连杆和长连杆带动双联杠杆的一端向上翻转,双联杠杆的另一端向下推动底门连杆使该侧门板关闭;转动锁定机构锁定驱动轴的圆周转动位置,使底门关闭状态锁定。
所述转动锁定机构为蜗轮蜗杆结构,驱动轴的后端固定有蜗轮,电机驱动的蜗杆与蜗轮连接,蜗杆驱动蜗轮旋转,进而带动驱动轴旋转,通过蜗轮蜗杆的自锁结构对驱动轴圆周转动位置锁定。
在双联杠杆上与底门连杆相接一侧的铰接点上方水平延伸有限位平面,底门连杆上与双联杠杆相接一侧铰接点的上端开有定位平面,当门板与底门连杆的铰接点、底门连杆与双联杠杆的铰接点以及传动轴的转动主轴位于同一平面时,双联杠杆的限位平面与底门连杆的定位平面相互卡位,限制底门连杆与双联杠杆的铰接点继续向下翻转,对底门关闭状态锁定。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底开门漏斗车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开门幅度可控,并对开关位置进行锁定,特别是对于关门位置进行双锁定,满足底开门漏斗车运输散粒货物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底开门漏斗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开门漏斗车门板开启位置传动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底开门漏斗车门板关闭位置传动关系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西铁路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晋西铁路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59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