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套管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36420.0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4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合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原力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9 | 代理人: | 王诗捷 |
地址: | 528467 广东省中山市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套管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管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保温管加工的自动套管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铜材其本身具有良好的防腐、防锈性能,因此,由铜材制成的铜管被广泛地用于对防锈性能要求较高的空调等制冷制热的产品中。铜管在制造时,通常会在铜管外层套设棉套。
相关技术中,采用半自动加工方法将铜管穿设于棉套中,这种加工方式不仅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而且产品质量不稳定。因此,如何降低铜管的生产成本高、提高铜管的生产效率及保证铜管的质量对降低空调等制冷制热产品的成本和提高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加工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降低生产成本高、提高生产效率及保证产品质量的自动套管组装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铜管、棉套、螺母及胶塞组装成保温管的自动套管组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输送机构、抓取装置及棉套,通过所述抓取装置将所述棉套移至所述输送机构上;
步骤S2:将铜管穿过棉套,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导头上料装置、铜管上料装置、铜管及导头,通过所述导头上料装置将所述导头送入所述铜管上料装置使得所述铜管的一端穿入所述导头;
提供第一定位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夹紧所述棉套,并使穿入所述导头的所述铜管一端穿过所述棉套;
提供导头回收装置,通过所述导头回收装置回收所述导头;
步骤S3:提供螺母上料装置、第一推料装置及螺母,通过所述螺母上料装置将所述螺母导入至所述第一推料装置的推料位置,并通过所述第一推料装置将所述螺母套于所述铜管;
步骤S4:提供第二定位装置及扩口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将所述铜管定位至所述扩口装置的扩口位置,并通过所述扩口装置将所述铜管的两端扩口形成扩口部;
步骤S5:提供第三定位装置、第二推料装置、胶塞上料装置及胶塞,通过所述第三定位装置将所述铜管定位至所述第二推料装置的推料位置,同时,通过所述胶塞上料装置将所述胶塞导入至推料位置,进而通过所述第二推料装置将所述胶塞装入扩口部得到保温管。
在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套管组装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抓取装置包括导向装置、多个升降气缸及多个夹爪气缸,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所述升降气缸驱动所述夹爪气缸由初始位置向下运动至夹料位置;
步骤S1-2:所述夹爪气缸夹取棉套;
步骤S1-3:所述升降气缸驱动所述夹爪气缸向上运动至初始位置;
步骤S1-4:当多个所述夹爪气缸均向上运动至初始位置时,所述导向装置带动多个所述升降气缸运动以使得所述棉套移至所述输送机构的正上方。
步骤S1-5:所述升降气缸驱动所述夹爪气缸向下运动以使得所述夹爪气缸将所述棉套放入所述输送机构上。
在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套管组装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抓取装置还包括第一感应器,在所述步骤S1-2中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感应器检测所述夹爪气缸是否夹取到所述棉套步骤:
当检测到有所述棉套时,则进入所述步骤S1-3,当检测到没有所述棉套时,则返回所述步骤S1-1。
在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套管组装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抓取装置还包括第二感应器,在所述步骤S1-4中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二感应器检测所述棉套是否到达预设位置步骤:
当所述棉套到达预设位置时,则进入步骤S1-5;当所述棉套没有到达预设位置时,所述导向装置带动多个所述升降气缸运动,直至所述第二感应器检测所述棉套到达预设位置。
在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套管组装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平行且间隔设于所述机架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活动连接并用于安装多个所述升降气缸的横梁及驱动所述横梁沿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运动的驱动电机。
在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套管组装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套管组装方法还包括步骤S6:
提供第三推料装置、盘圆机及码垛机械手,通过所述第三推料装置将所述保温管推至所述盘圆机进行盘圆,并通过所述码垛机械手将盘圆后的保温管码垛。
在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套管组装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还包括扩口部检测步骤:
提供CCD检测装置,通过所述CCD检测装置对所述铜管的扩口部进行外观质量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合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合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6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铝管的装配机
- 下一篇:一种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装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