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F钢在铁素体轧制的加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6820.1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4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高月;王建功;王晓东;陈彤;王泽举;魏福顺;夏银锋;赵继武;艾矫健;周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74 | 分类号: | B21B3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f 铁素体 轧制 加热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F钢在铁素体轧制的加热方法,应用于热轧技术领域,板坯在预热段炉温为500℃~800℃内加热,至板坯在预热段的出口的温度为300℃~600℃;板坯在第一加热段炉温为800℃~1100℃内加热,至板坯在第一加热段的出口的温度为600℃~900℃;板坯在第二加热段炉温为1000℃~1180℃内、第二加热段内空气过剩系数小于1的气氛下加热,至板坯在第二加热段的出口的温度为900℃~1120℃;板坯在均热段炉温为1150℃~1250℃内、均热段内空气过剩系数小于1的气氛下加热,至板坯在均热段的出口的温度为1060℃~1160℃。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热轧工艺应用于轧制IF钢时轧制成品质量较低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轧制成品的整体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F钢在铁素体轧制的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IF钢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外板、内板,随着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其需求量日益上升,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目前大多数钢厂生产的IF钢基本在奥氏体区域轧制,出钢温度在1200℃以上,加热炉燃耗和板坯烧损率都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影响加热炉使用寿命。当降低IF钢板坯出钢温度后,一方面带钢容易出现翘皮、边裂等表面缺陷,影响带钢表面质量;另一方面板坯温度均匀性也会随着出钢温度的降低而变差,造成轧制状态不稳。因此现有热轧工艺应用于轧制IF钢时轧制成品质量较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IF钢的铁素体轧制的加热控制方法,能够在铁素体区域轧制,解决了现有热轧工艺应用于轧制IF钢时轧制成品质量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F钢在铁素体轧制的加热方法,包括对板坯依次经过加热炉的预热段、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进行加热:所述板坯在所述预热段炉温为500℃~800℃内加热,至所述板坯在所述预热段的出口的温度为300℃~600℃;所述板坯在所述第一加热段炉温为800℃~1100℃内加热,至所述板坯在所述第一加热段的出口的温度为600℃~900℃;所述板坯在所述第二加热段炉温为1000℃~1180℃内、所述第二加热段内空气过剩系数小于1的气氛下加热,至所述板坯在所述第二加热段的出口的温度为900℃~1120℃;所述板坯在所述均热段炉温为1150℃~1250℃内、所述均热段内空气过剩系数小于1的气氛下加热,至所述板坯在所述均热段的出口的温度为1060℃~1160℃。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热段内的空气过剩系数具体为0.95~1.0,除0.95和1.0以外。
优选的,所述均热段内的空气过剩系数具体为0.93~0.98。
优选的,所述预热段内的空气过剩系数为1.1~1.3。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段内的空气过剩系数为1.0~1.05。
优选的,所述加热炉的炉尾残氧含量小于或等于4%。
优选的,所述板坯在所述预热段内加热60~90分钟;所述板坯在所述第一加热段内加热30~50分钟;所述板坯在所述第二加热段内加热30~50分钟;所述板坯在所述均热段内加热30~70分钟。
优选的,所述板坯依次经过加热炉的预热段、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进行加热,具体为:利用热值为2100Kcal/Nm3~2300Kcal/Nm3的混合煤气对所述板坯依次经过加热炉的预热段、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进行加热。
优选的,所述板坯在所述加热炉的炉膛内为梅花布料分布。
本发明通过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68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