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结构用环氧树脂膨胀型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7059.3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2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戴李宗;邵志恒;柳超;黄陈;曾碧榕;许一婷;罗伟昂;袁丛辉;陈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18;C09D7/61;C09D7/63;C08G7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秦彦苏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型防火涂料 制备 环氧树脂 改性聚乙烯亚胺 防火涂料 钢结构用 溶剂 炭层 高层钢结构建筑 脱水成炭催化剂 亚磷酸二乙酯 功能性涂料 成膜物质 恶劣环境 防火保护 防火性能 防火助剂 海工装备 耐腐蚀性 耐热性能 耐酸碱性 石化产业 成炭剂 发泡剂 钢结构 固化剂 耐水性 颜填料 粘结力 复配 可用 涂料 膨胀 燃烧 | ||
1.一种钢结构用环氧树脂膨胀型防火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环氧树脂21~28份,脱水成炭催化剂25~30份,发泡剂11~17份,成炭剂8~11份,颜填料2~7份,可膨胀石墨2~3份,助剂0~6份,溶剂11~18份;B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固化剂35~53份,改性聚乙烯亚胺18~54份,助剂0~6份,颜填料0~15份,溶剂5~18份,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化学结构式如下:
其中,n为聚合度,n=1~140;
用时A、B两组分按质量比2~5:1的比例混合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用环氧树脂膨胀型防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或双酚F型环氧树脂,环氧值为0.1~0.56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用环氧树脂膨胀型防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成炭催化剂包括质量比为2~3:1的聚磷酸铵和磷酸三聚氰胺;所述发泡剂包括质量比为1.9~3:1的三聚氰胺和脲;所述成炭剂包括质量比为1.4~2:1的季戊四醇和甘露醇;所述颜填料包括质量比为0.9~1.1:0.9~1.1:0.9~1.1的二氧化钛、硼酸锌和氢氧化铝;所述可膨胀石墨目数为80~200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用环氧树脂膨胀型防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分散剂0~1.0份、消泡剂0~1.0份、流平剂0~1.0份、防沉剂0~0.6份;所述分散剂为低分子量不饱和多元羧酸聚合物的溶液,消泡剂为破泡聚硅氧烷溶液,流平剂为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防沉剂为改性脲溶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用环氧树脂膨胀型防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二甲苯、正丁醇和乙酸丁酯的混合,其中二甲苯、正丁醇和乙酸丁酯的质量比为2.9~3.1:1.9~2.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用环氧树脂膨胀型防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聚酰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用环氧树脂膨胀型防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按所述A组分中的配比,将环氧树脂溶解于溶剂中,再加入脱水成炭催化剂、成炭剂、发泡剂、可膨胀石墨、颜填料,混合均匀,加入助剂,充分研磨,即得A组分;
2)按所述B组分中的配比,将固化剂和改性聚乙烯亚胺溶解于溶剂中,再加入颜填料和助剂,混合均匀,充分研磨,即得B组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结构用环氧树脂膨胀型防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乙烯亚胺的制备方法为:将胺值18~20mmol/g的聚乙烯亚胺、亚磷酸二乙酯和二氯甲烷混合,在0~5℃下,滴加四氯化碳和三乙胺;所述聚乙烯亚胺分子量为600~70000,且聚乙烯亚胺中的胺基与亚磷酸二乙酯、四氯化碳、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8~2:0.8~1.2:1~1.4:1~1.4;所述二氯甲烷的用量按质量比为聚乙烯亚胺质量的1.3~1.5倍;反应10~24h后,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将粗产物除去杂质,冻干,即得改性聚乙烯亚胺。
9.一种环氧树脂膨胀型防火涂料用防火助剂,其特征在于:该防火助剂为改性聚乙烯亚胺,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其中,n为聚合度,n=1~140。
10.一种权利要求9所述的环氧树脂膨胀型防火涂料用防火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胺值18~20mmol/g的聚乙烯亚胺、亚磷酸二乙酯和二氯甲烷混合,在0~5℃下,滴加四氯化碳和三乙胺;所述聚乙烯亚胺分子量为600~70000,且聚乙烯亚胺中的胺基与亚磷酸二乙酯、四氯化碳、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8~2:0.8~1.2:1~1.4:1~1.4;所述二氯甲烷的用量按质量比为聚乙烯亚胺质量的1.3~1.5倍;反应10~24h后,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将粗产物除去杂质,冻干,即得改性聚乙烯亚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70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