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追肥镇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7507.X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7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印祥;耿端阳;何珂;刁培松;杨善东;张银平;姜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5/12 | 分类号: | A01C15/12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追肥 镇压 | ||
一种小麦追肥镇压机,属于追肥设备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4)的前机头下方设有行走机构,机架(4)的后机尾下方设有镇压机构,行走机构与镇压机构之间设有穴播施肥机构,穴播施肥机构和镇压机构分别对应设有多组,多组穴播施肥机构和镇压机构上部分别通过活动连接装置连接机架(4),行走机构的两端通过传动机构分别同步连接肥箱(6)内的搅拌器和肥箱(6)出料口处设置的排肥器(9)。本发明采用穴播的形式,在追肥的同时镇压土壤,形成小麦行间施肥、行间镇压的形式,可以及时压实小麦行间的土壤,可以有效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促进小麦根系与土壤的接触,增强小麦的抗寒、抗寒性能。
技术领域
一种小麦追肥镇压机,属于追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推广,农田耕层有秸秆含量开始得到稳步提高,但是这些秸秆要转换成小麦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机质,则必需为其提供足够的氮肥,所以我国大部分小麦种植区在小麦出苗入冬前和春节后小麦开始拔节前,一般需要追施大量的化肥,而目前化肥的追施多采用撒肥机进行作业,虽然也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但是其化肥的利用率较低,仅为20%左右,所以如何实现化肥的高效利用,成为摆在小麦生产过程的重要技术和难题。另外,考虑耕层土壤中秸秆含量增加后,小麦普遍表现出根系悬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抗旱、抗寒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避免小麦出现根系悬空,提高抗旱、抗寒性的小麦追肥镇压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小麦追肥镇压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的前机头下方设有行走机构,机架的后机尾下方设有镇压机构,行走机构与镇压机构之间设有穴播施肥机构,行走机构和镇压机构同时接触地面,穴播施肥机构和镇压机构分别对应设有多组,多组穴播施肥机构和镇压机构上部分别通过活动连接装置连接机架,行走机构的两端通过传动机构分别同步连接肥箱内的搅拌器和肥箱出料口处设置的排肥器,穴播施肥机构上部的进料口通过管路连通排肥器。
在追肥的同时镇压土壤,将穴播施肥机构设置在行走机构与镇压机构之间,且穴播施肥机构和镇压机构分别对应设有多组,形成小麦行间施肥、行间镇压的形式,在施肥之后直接进行镇压动作,可以及时压实小麦行间的土壤,可以有效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促进小麦根系与土壤的接触,减少吊死苗问题的出现,增强小麦的抗旱、抗寒性能。
多组穴播施肥机构和镇压机构上部分别通过活动连接装置连接机架,多组穴播施肥机构和镇压机构之间的间距通过活动连接装置实现自由调节,可以提高该装备对不同行距播种模式的适应性。再者采用穴播施肥机构采用穴播的形式,可直接将肥料播入土壤中,避免肥料的浪费,进一步有效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所述的穴播施肥机构和镇压机构与机架之间分别设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固定螺母、弹簧、挡板和减震杆,减震杆上部通过固定螺母连接在机架上,中部套装弹簧,弹簧下方设有挡板,减震杆的下部固定连接穴播施肥机构或镇压机构。
所述的镇压机构包括镇压轮和镇压轮架,镇压轮架一端转动连接在机架的下方,另一端安装可转动的镇压轮。
所述的穴播施肥机构包括鸭嘴穴播器和穴播器架,穴播器架上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机架,下部连接可转动的鸭嘴穴播器的中部,鸭嘴穴播器截面为圆形,圆形外缘环形均布多个排肥用鸭嘴。采用鸭嘴时穴播器,可准确的定点对行间的小麦进行均匀追肥,避免施肥不均的现象,充分、均匀的对行间的小麦进行精准追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也提高小麦的产量。
所述的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搅拌轴水平设置在肥箱内,搅拌轴的轴向上安装多个搅拌叶片。多个搅拌叶片安装在同一搅拌轴上,形成分段叶片式搅拌装置,可以防止肥料的架空,促进不同肥料混合的均匀性,保证作业的可靠性。
优选的,搅拌叶片可分成不同的角度安装固定在搅拌轴上,增强搅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75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