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炉管路检测传感器的多方位夹紧和调整的临时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8152.6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3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D11/16 | 分类号: | G01D11/16;G01D11/3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周智博;宋铁军 |
地址: | 10003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管路 检测 传感器 多方位 夹紧 调整 临时 固定 装置 | ||
一种锅炉管路检测传感器的多方位夹紧和调整的临时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左右两个侧紧固装置和连接两个侧紧固装置的上紧固装置,侧紧固装置包括固定卡和与固定卡连接的传感器固定架,固定卡包括两个卡臂,两个卡臂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另一端形成能开合的开口结构,两个卡臂的上端靠近转轴的位置通过拉紧弹簧连接;传感器固定架包括壳体、转杆和传感器夹,该装置结构简洁、操作和更换方便,且多角度可调,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管路检测传感器的多方位夹紧和调整的临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锅炉使用的过程中,有很多时候需要再管路上设置一些传感器来检测不同的参数,但是这些传感器的安装却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存在安装、拆卸和更换难的问题,有些则存在调整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管路检测传感器的多方位夹紧和调整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管路检测传感器的多方位夹紧和调整的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左右两个侧紧固装置和连接两个侧紧固装置的上紧固装置,侧紧固装置包括固定卡和与固定卡连接的传感器固定架,固定卡包括两个卡臂, 两个卡臂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另一端形成能开合的开口结构,两个卡臂的上端靠近转轴的位置通过拉紧弹簧连接;
传感器固定架包括壳体、转杆和传感器夹,转杆的上端穿过壳体的上端,转杆的上端穿过壳体的位置设置有轴承使得转杆能自由转动,转杆的下部伸进壳体内, 转杆的下部伸进壳体内的部分设置有蜗轮,蜗轮能与转杆共同转动,传感器夹设置在壳体的一侧,壳体的另一侧与转轴连接,传感器夹为由两片活动片构成的V形弹性结构,该V形弹性结构的封闭端伸进壳体的限位条形孔内并能在该条形孔做上下移动,该V形弹性结构伸进壳体内的部分设置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左右两个传感器夹的开口方向相对;
上紧固装置包括主横杆、两个活动副杆、升降螺杆和调整套;两个活动副杆设置在主横杆的两端并能相对于主横杆做横向的抽拉移动,两个活动副杆分别连接两个侧紧固装置的壳体;升降螺杆上设置有外螺纹,升降螺杆垂直穿过主横杆并与主横杆形成螺纹配合,升降螺杆处在主横杆以下的部分套有调整套,调整套设置有内螺纹并与升降螺杆形成螺纹配合。
升降螺杆的底部设置有上传感器夹,上传感器夹为由两片活动片构成的开口朝下的V形弹性结构,在上传感器夹的开口两侧设置有向开口两侧横向延伸的两个横向包裹爪,在两个横向包裹爪的前端设置有钩住传感器两侧的防脱落倒钩;当调整套向下移动时压住两片活动片向内收紧。
壳体为能沿转轴旋转的结构。
传感器夹的V形弹性结构的开口两侧也设置有向开口两侧横向延伸的两个横向包裹爪,在两个横向包裹爪的前端设置有钩住传感器两侧的防脱落倒钩。
限位条形孔为上大下小的结构,限位条形孔的下端为延伸出壳体底端的开口结构,在传感器夹的顶端设置有防止其从限位条形孔底部滑落的卡。
防脱落倒钩为向内扣的结构。
两个卡臂的底端为与管路外壁相适应的弧形,在两个卡臂的底端设置有向内扣的倒刺,倒刺与卡臂的底端之间通过扭簧连接,使得卡臂夹住管路时,倒刺钩住管路的底面。
优点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管路检测传感器的多方位夹紧和调整的临时固定装置,其将传感器夹在两个传感器夹之间,然后利用两个卡臂将整个装置固定在管路上,然后通过旋转转杆调整传感器的高度,之后向下旋转升降螺杆使得上传感器夹从上面落在传感器上,然后向下旋拧调整套使其压住上传感器夹逐渐夹紧完成操作,该装置可以实现多方位夹紧且多方位调整,通过调整左右两个转杆的不同旋转幅度调整传感器两端的高低,通过旋转壳体,实现传感器的倾斜角度。该装置结构简洁、操作和更换方便,且多角度可调,利于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81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