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钥生成方法、物联网设备以及密钥生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39339.8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2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宇;张黔;李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钥生成 密钥生成设备 信道测量帧 发送 确认帧 物联网设备 设备接收 计时 计时时长 加密密钥 通信安全 预设条件 物联网 检测 | ||
1.一种密钥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物联网IoT设备接收密钥生成设备发送的密钥生成启动帧,在接收完所述密钥生成启动帧之后,向所述密钥生成设备发送密钥生成启动确认帧,并在发送完所述密钥生成启动确认帧之后开始计时,所述密钥生成启动帧包括预设时长;
所述IoT设备接收所述密钥生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道测量帧,基于所述第一信道测量帧检测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并在接收完所述第一信道测量帧之后,向所述密钥生成设备发送第二信道测量帧;
当所述IoT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信道测量帧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或者当所述IoT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道测量帧的次数达到所述预设次数时,或者当所述计时的计时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停止计时,所述IoT设备执行所述接收密钥生成设备发送的密钥生成启动帧的步骤或者所述IoT设备接收所述密钥生成设备发送的密钥生成完成帧;
所述IoT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密钥生成设备发送的所述密钥生成完成帧之后,向所述密钥生成设备发送密钥生成完成确认帧;
所述IoT设备根据至少一个计时时长内检测到的RSSI值的大小生成加密密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钥生成启动帧还包括检测周期时长,所述IoT设备根据至少一个计时时长内检测到的RSSI值的大小生成加密密钥包括:
所述IoT设备在第一计时时长包括的N个检测周期时长内根据所述RSSI值的大小生成由M个密钥比特值构成的加密子密钥,所述第一计时时长为所述至少一个计时时长中的任一个,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等于所述N的正整数,其中,所述IoT设备用于在每一个检测周期内生成至少一个密钥比特值;
所述IoT设备根据生成的至少一个加密子密钥组成所述加密密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钥生成启动帧还包括深衰减阈值,所述IoT设备在第一计时时长包括的N个检测周期时长内根据所述RSSI值的大小生成由M个密钥比特值构成的加密子密钥包括:
所述IoT设备判断第一检测周期时长内检测到的RSSI值的大小是否全部大于所述深衰减阈值,所述第一检测周期时长为所述N个检测周期时长中的任一个;
若是,所述IoT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周期时长内的密钥比特值为第一比特值;
若否,所述IoT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周期时长内出现RSSI值小于所述深衰减阈值的至少一个时间段,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时间段生成至少一位的第二比特值;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值为0,所述第二比特值为1;或者,
所述第一比特值为1,所述第二比特值为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子密钥由所述M个密钥比特值按照预设顺序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oT设备根据至少一个计时时长内检测到的RSSI值的大小生成加密密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IoT设备接收所述密钥生成设备发送的第一加密校验序列;
所述IoT设备利用所述加密密钥生成第二加密校验序列;
所述IoT设备比较所述第一加密校验序列与所述第二加密校验序列是否相同;
若相同,所述IoT设备向所述密钥生成设备发送匹配成功消息,并利用所述加密密钥与所述密钥生成设备进行加密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钥生成完成帧携带第一加密校验序列,所述IoT设备根据至少一个计时时长内检测到的RSSI值的大小生成加密密钥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IoT设备利用所述加密密钥生成第二加密校验序列;
所述IoT设备比较所述第一加密校验序列与所述第二加密校验序列是否相同;
若相同,所述IoT设备向所述密钥生成设备发送匹配成功消息,并利用所述加密密钥与所述密钥生成设备进行加密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93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