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LED驱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2817.0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4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珍;李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led 驱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新型LED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LED芯片,建立LED光电模型,并得到以光通量Φ和正向电压U为变量的正向电流Id的算法模型Id=f-1(φ,U);
步骤S2:在电流控制器中,设定所需LED光通量的参考值Φref,采样LED驱动变换器的输出电压U,并基于步骤S1所得的正向电流Id的算法模型,得到相应的电流参考信号iref;
步骤S3:将电流控制器产生的电流参考信号iref与LED驱动器的输出电流采样信号id进行比较得到误差信号,并通过相应的补偿网络得到一控制信号,利用该控制信号控制LED驱动器产生一个大小为iref的电流输出;
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若LED正向输入电流小于1A,基于LED正向伏安特性并通过泰勒级数展开分析可得到LED功率Pd与正向电流Id之间近似线性,其关系式如下:
Pd=aId+b (1)
其中,a、b为常数,其值大小通过具体LED芯片的实测Pd与Id数据获得;
步骤S12:若LED的正向电流Id不变,其正向电压U会随结温Tj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减少,将LED热阻Rj看成常量,正向电压U和散热片温度Ths可近似为线性关系,其关系式如下:
Ths=cU+d (2)
其中,c、d为常数,其值大小通过具体LED芯片的实测Ths与U数据获得;
步骤S13:定义LED发热功率为Ph,其与输入电功率Pd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
Ph=KhPd (3)
其中,Kh为发热系数,即电热转换效率,用以决定LED用于发热和发光功率的大小;
步骤S14:计算以正向电压U和正向电流Id为变量的发热系数Kh模型式:
Kh(U,Id)=(k1U+k2)(k3Id+k4)/γ (4)
其中,系数k1、k2、k3、k4、γ通过LED芯片厂家提供或实验测试结果获得;
步骤S15:根据式(1)、(2)、(3)、(4),得到LED芯片结温的光电模型:
步骤S16:若正向输入电流Id恒定,LED的光效E与结温Tj之间存在近似线性关系,可表示为下式:
E=E0[1+ke(Tj-T0)] (6)
其中,ke为光效随温度的变化率,ke小于零;T0为结温25℃,E0为结温25℃对应的额定光效,该值大小与输入额定电流Id有关;
步骤S17:根据光通量的Φ与光效E的关系,结合(1)、(5)、(6)式,得到以电流和电压为变量的N颗LED芯片光通量的光电模型,如下式:
步骤S18:将具体LED芯片的参数代入,得到具体的LED光电模型表达式,并进一步反求出以光通量Φ和正向电压U为变量的正向电流Id的算法模型,如下式:
Id=f-1(φ,U) (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LED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为占空比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LED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设定的光通量Φref与LED正向电压U都对应一个正向参考电流iref,控制使得LED负载获得的实际正向电流id为LED驱动器产生的参考电流iref,进而使LED负载发出的光通量为设定的Φre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28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聚四氟乙烯的抗冰面料
- 下一篇:一种儿童贴身排汗透气棉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