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生物为碳源制备三维多孔/二维片层石墨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4340.X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4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程爽;王梦琨;刘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84 | 分类号: | C01B32/18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片层 三维多孔 石墨烯 制备 生物质碳 复合物 前驱体 源材料 浸泡 热处理产物 热处理 储能材料 导热材料 干燥产物 环保节能 结构缺陷 石墨烯层 实验过程 吸附材料 活化剂 生物质 酸洗 碳化 煅烧 清洗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生物质为碳源制备三维多孔/二维片层石墨烯的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1)将生物质碳源材料浸泡在Fe(NO3)3·9H2O溶液中;(2)将浸泡后的生物质碳源材料煅烧碳化,得到Fe2O3/C复合物前驱体;(3)将Fe2O3/C复合物前驱体酸洗后,与活化剂在水溶液条件下进行混合,干燥;(4)对干燥产物进行热处理;(5)对热处理产物进行清洗,干燥,得到三维多孔/二维片层石墨烯。本发明方法具有实验过程简单,成本低廉,环保节能的优点。本发明制备的三维多孔石墨烯孔径小、比表面积高;制备的二维片层石墨烯层间距大、结构缺陷少,可广泛应用于包括储能材料、吸附材料和导热材料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的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以生物质为碳源制备三维多孔/二维片层石墨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二维结构的性能优异的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高,强度高,导电性强等优点。目前,石墨烯的主要合成方法有三种:水热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剥离法。其中水热法制备的石墨烯虽然孔结构比较均匀,但是导电性不高,且制备时间较长,限制了其工业应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的成本较高,且控制条件严格,难以大规模推广生产。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的产率不高,且制备的石墨烯片层团聚现象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三维多孔/二维片层石墨烯制备过程存在的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工艺过程复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以生物质为碳源制备三维多孔/二维片层石墨烯的方法。
一种以生物质为碳源制备三维多孔/二维片层石墨烯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物质碳源材料浸泡在Fe(NO3)3·9H2O溶液中;
(2)将浸泡后的生物质碳源材料在惰性气体气氛下煅烧碳化,得到Fe2O3/C复合物前躯体,再于盐酸中清洗;
(3)在清洗后的Fe2O3/C复合物前躯体中加入活化剂,并用纯水溶解混合,干燥,得到中间产物;
(4)将得到的中间产物在惰性气体气氛中进行热处理;
(5)热处理后的产物用盐酸清洗,洗去金属及其氧化物,再用去离子水洗至洗涤液呈中性,干燥,得到三维多孔/二维片层石墨烯。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生物质碳源材料包括木耳,干的生物质碳源材料需要在去离子水中浸泡膨胀后再浸泡于Fe(NO3)3·9H2O溶液中。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8~20h。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Fe(NO3)3·9H2O溶液的浓度为0.5~3M。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煅烧的温度为300~450℃,时间为2~4h。
优选的,步骤(2)中,将浸泡后的生物质碳源材料经干燥后再进行煅烧碳化。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盐酸的浓度为0~6M。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清洗的时间为20min~6h,优选为30~40min。
优选的,步骤(2)中,根据盐酸浓度的不同,得到三维多孔或二维片层石墨烯;当步骤(2)中盐酸浓度为0M时,得到三维多孔石墨烯,当步骤(2)中盐酸浓度在0 ~6M之间时,得到二维片层石墨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43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含碳生物质壳制备硬碳的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