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仿填绣效果的织唛及其织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4800.9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7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元;邓贇;周军;薛矛;谷臣利;肖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1/00 | 分类号: | D03D21/00;D03D13/00;D03D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凤云;万志香 |
地址: | 528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纬面组织 织造 组织点 经纱 经向 针迹 立体感 一次性完成 加工工序 线形轮廓 效果稳定 纬浮长 点数 遮盖 风格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仿填绣效果的织唛及其织造方法,所述织唛的仿填绣效果部位为两个色梭形成的纬重结构,所述纬重结构的第1纬面组织与第2纬面组织的组织主体部分为经向延长组织点,所述经向延长组织点数为3~5,纬浮长为12~24;所述纬重结构的第1纬面组织与第2纬面组织的组织辅助部分为突出线形轮廓或针迹点效果的单个组织点。本发明的仿填绣效果的织唛,风格粗犷,有立体感,所述纬重结构能很好地遮盖经纱点,减少经纱色对织唛颜色的影响,提高织唛品质;仿填绣的针迹效果稳定统一,在织唛的织造中一次性完成,减少辅料的加工工序,降低生产成本,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服装辅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仿填绣效果的织唛及其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织唛与绣花是常见的纺织服装辅料的加工方式。织唛用纱较细,常为50D~150D,绣花用线较粗,常为150~500D。因此,在表现块状图案方面,织唛风格细腻,手感柔软、平整,而绣花风格粗犷,具有立体感。
加入绣花针迹元素的织唛,更能彰显独特个性。现有常规的生产工艺是织唛织造后再经刺绣工序增加填绣针迹,但缺陷是:刺绣对位难度大,会出现针迹偏移现象,针迹质量不可控;织唛经刺绣填绣后产生起皱现象,影响外观;辅料生产增加了工序,生产时间长,成本较高。
因此,如果能在织唛中体现绣花的填绣针迹效果,不仅减少加工工序,而且质量稳定。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仿填绣效果的织唛及其织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仿填绣效果的织唛,所述织唛的仿填绣效果部位为两个色梭形成的纬重结构,所述纬重结构的第1纬面组织与第2纬面组织的组织主体部分为经向延长组织点,所述经向延长组织点数为3~5,纬浮长为12~24;所述纬重结构的第1纬面组织与第2纬面组织的组织辅助部分为突出线形轮廓或针迹点效果的单个组织点。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纬重结构的第2纬面组织的组织主体部分基于所述纬重结构的第1纬面组织的组织主体部分的纬向偏移数值为1~3个组织点。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纬重结构的衬地组织为8枚5飞或8枚3飞。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形成纬重结构的两个色梭用纱相同。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织唛由1个经纱系统与3~12个纬纱系统构成,其经密为140~152根/英寸,纬密为120~180根/英寸;经纱粗细为50D~100D涤纶纱,纬纱粗细为75D~100D涤纶纱。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具有仿填绣效果的织唛的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组织设计:在织唛写花软件中完成形成仿填绣效果的纬重结构的织唛组织设计;
(2)、织唛写花:在织唛写花软件中完成织唛写花设计;
(3)、织造:织造时经纱张力为30~45g;纬纱张力为5~20g;织唛机台热定型温度为120℃~140℃;
(4)、剪切成形:根据织唛所需形状,成形织唛个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具有仿填绣效果的织唛运用的纬重结构,能很好地遮盖经纱点,减少经纱色对织唛颜色的影响,提高织唛品质;织唛能较好地表现绣花的填绣针迹效果,风格粗犷,有立体感;
2、本发明的具有仿填绣效果的织唛能在织唛的织造中一次性完成,减少辅料的加工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并且仿填绣的针迹效果稳定统一;织造方法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48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