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力交易数据的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47033.7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0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萍;刘磊;黎洁;安平;朱刚毅;王永军;龙鑫;高芳萍;李小璐;邓钧文;汪洋;赵燃;张凯璇;匡洪辉;朱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清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清大科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30/02;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5000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 交易 数据 工业 增加 计算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力交易数据的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通过挖掘电力市场交易数据获取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行业日用电量、电耗、交易电价;其中:行业日用电量为行业生产产品每日使用电量;电耗为行业每生产单位量产品使用电量,交易电价为单位电量电费;
S2:选取用电成本占行业成本比例高于预设阈值的行业,并将其定义为主导行业;
S3:计算所述主导行业的中间投入;
S4:根据所述中间投入计算所述主导行业的行业工业增加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步骤:
S31:根据所述基础数据计算产量;
S32:根据所述产量计算生产总产值;
S33:根据所述生产总产值计算中间投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1中,通过公式计算产量,其中:Y为产量,Ce为行业日用电量,U为电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中,通过公式T=Y×Pc计算生产总产值,其中:T为总产值,Y为产量,Pc为产品市场价格。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3包括步骤S331:
通过公式B=Ce×Pe计算用电成本,其中:B为用电成本,Ce为用电量,Pe为交易电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3进一步包括步骤S332:
通过公式Cm=Y×(Cd+Co)计算主要生产成本,所述主要生产成本为除用电成本外生产成本,其中:Cm为生产成本,Y为产量,Cd为直接生产成本,Co为其他成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3进一步包括步骤S333:
通过公式M=B+Cm计算中间投入,其中:M为中间投入,B为用电成本,Cm为主要生产成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通过公式I=T-M计算工业增加值,其中:I为工业增加值,T为生产总产值,M为中间投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清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清大科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清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清大科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70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网工程造价数据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采集运维系统多维度质量评价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