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六氟化铀容器专用压热罐的电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8735.7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2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罗玉英;郝耀红;郭琦;钟雄;殷亚芳;王银龙;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新能核工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8 | 分类号: | H05B3/4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任超 |
地址: | 03001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氟化 容器 专用 压热罐 加热 装置 | ||
为实现铀浓缩系统供取料、液化均质的安全性,本发明研发了一种可以在压热罐内均匀加热六氟化铀容器的电加热装置。通过电加热元件在压热罐内的环向并排布置,使六氟化铀容器得到均匀加热。通过接线柱的绝缘结构、供电铜导线的绝缘结构和连接压板的绝缘结构的设计,保证电加热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将电加热元件分三组布置,能够保持供电平衡,有效降低电路负载,增加了电加热元件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电加热元件外表面增设翅片结构,提高电加热装置的传热效率。
技术领域
该技术属于铀浓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六氟化铀容器专用压热罐的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压热罐要对罐内的六氟化铀容器加热,罐内热场的均匀程度对容器内得到液化均质及供料和取样工艺的实现有决定作用,因此要求在整个罐体内形成均匀热场;压热罐为密闭的卧式压力容器罐体,需保证设备运行、使用的安全性,要求电加热装置的固定方式不能破坏压热罐的固有强度;电热元件为易损件,且更换不易,因此要求尽量提高电加热装置的散热效率与使用寿命;压热罐为金属设备,内置电加热装置,通过电热元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要求电加热装置与压热罐罐体之间是可靠绝缘,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六氟化铀容器专用压热罐的电加热装置,实现对压热罐内六氟化铀容器的均匀加热,并安全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六氟化铀容器压热罐的电加热装置,所述的压热罐罐体内部设置外层隔板与内层隔板,在外层隔板与内层隔板形成的加热空腔内设置若干根电热元件;所述的电热元件以两根为一组,每组的两根电热元件的中部分别放置在一个管卡的两侧凹槽内;压热罐罐体内壁与外层隔板之间还设置扁钢,扁钢以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压热罐罐体的内表面;在管卡与外层隔板之间设置管垫板,通过支撑螺钉依次穿过上述管卡中部、管垫板、外层隔板,并与扁钢上设有的螺纹孔相配合,将电热元件的加热段压紧管垫板进行固定;进一步通过螺钉C穿过垫圈和内层隔板并与上述的支撑螺钉的螺纹孔相配合,实现内层隔板的固定。
另外一种用于六氟化铀容器专用压热罐的电加热装置中电热元件加热段的固定方式,所述的压热罐罐体内部设置外层隔板与内层隔板,在外层隔板与内层隔板形成的加热空腔内设置若干根电热元件;所述的电热元件以两根为一组,每组的两根电热元件的加热段分别放置在一个管卡的两侧凹槽内;压热罐罐体内壁与外层隔板之间还设置扁钢,扁钢以焊接的方式环向固定于压热罐罐体的内表面;在管卡与外层隔板之间设置管垫板,通过螺钉A依次穿过垫圈A、管卡中部、管垫板和外层隔板,并与扁钢上设有的螺纹孔相配合,将电热元件的加热段压紧管垫板进行固定。
所述电热元件的端部设有压紧螺母,压紧螺母与角钢相互扣合,通过螺钉B依次穿过垫圈B、内层隔板,并与角钢上的螺纹孔相配合,将电热元件的端部固定于内层隔板上,实现电热元件的轴向固定。
所述电加热装置的绝缘结构包括接线柱的绝缘结构、供电铜导线的绝缘结构和连接压板的绝缘结构。所述接线柱的绝缘结构为:将接线柱处的角钢、盖板与外层隔板的内侧使用石棉橡胶板包裹,保证接线柱端部与压热罐罐体之间的绝缘。所述供电铜导线的绝缘结构为:将铜导线外套瓷套管,保证供电铜导线的绝缘。所述连接压板的绝缘结构为:在连接压板的外侧包裹云母带,保证连接压板的绝缘。
所述电热元件的接电方式采用星型接法,即将电热元件分为三组布置,每十个电热元件并联为一组,每一组电热元件接火线端的接线柱共同固定于一块压板,三组电热元件接火线端的接线柱分别固定于三块压板,三块压板分别接入火线端,电热元件另一侧的接线柱分别固定于另外三块压板,三块压板搭接共同接入零线端。
在上述的电热元件钢管的外侧增设翅片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新能核工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核新能核工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8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