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离合的滚珠丝杠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0599.5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8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精通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16H25/22 | 分类号: | F16H2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南通市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离合 滚珠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离合的滚珠丝杠,滚珠丝杠与离合器连接,包括丝杠轴以及可在丝杠轴上做直线往返运动的滑动构件,该滑动构件套在丝杠轴的外圈;丝杠轴的外周为螺纹结构;滑动构件包括套装在丝杠轴外圈的接触件、套装在接触件外圈的螺母、套装在螺母外圈的圆筒以及套装在螺母端部的固定件,接触件靠近固定件的一端为凸出结构且与固定件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接触件的另一端外圈设有一凹槽a,该凹槽a上卡合有一支撑件,接触件外圈设有多列滚珠孔组,滚珠孔组由多个滚珠孔组成,滚珠孔内设有滚珠,圆筒置于支撑件以及固定件之间,固定件限位卡合在螺母的一端。本发明具有改变丝杠轴与螺母旋转的传动方式,可实现快速离合、快速回退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杠,具体地说是一种与离合器配合使用的快速离合的滚珠丝杠。
背景技术:
丝杠是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转化为回转运动的理想的产品。丝杠是工具机械和精密机械上最常使用的传动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或将扭矩转换成轴向反复作用力,同时兼具高精度、可逆性和高效率的特点。由于具有很小的摩擦阻力,丝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精密仪器。
传统丝杠包括一根带梯形螺纹的轴和一个在轴上做往返运动的螺母,由于这一设计,约70%的功率因滑动接触表面产生的热量而浪费,因此往往在轴与螺母之间增设滚动元件,该滚动元件为滚珠或滚柱,用于传递螺母和丝杠轴之间的功率,滚动运动可最小化螺母和轴之间的摩擦,因此现在滚珠丝杠以及滚柱丝杠较为普遍。
滚珠丝杠是一种包括多个滚珠的机械部件,多个滚珠被布置在形成在丝杠轴的外周面上的滚动凹槽以及形成在外部配合在丝杠轴上的螺母的内周面上的滚动凹槽之间,以便将丝杠轴(或螺母)的转动动力经由滚珠转换成螺母(或丝杠轴)的线性动力。滚柱丝杠与滚珠丝杠的结构相似,在主螺纹丝杠轴的周围布置了6-12个螺纹滚柱,区别在于滚柱丝杠载荷传递元件为螺纹滚柱,是典型的线接触,而滚柱丝杠载荷传递元件为滚珠,是点接触。
专利号201210525895提出的滚珠丝杠包括丝杠轴、螺母以及多个滚柱,丝杠轴包括外螺纹,螺母环绕丝杠轴并同轴设置,螺母内设有内螺纹,多个滚柱插在丝杠与螺母之间,每个滚柱包括啮合丝杠轴的外螺纹和螺母的的内螺纹的外螺纹,丝杠轴与螺母形成相对于滚柱轴向可移动的元件,可移动元件的螺纹的侧面在横截面中具有凹轮廓。专利号201480000077.7提出的滚珠丝杠,包括丝杠轴、两个螺母以及预压赋予部件,螺母内周面具有与螺旋槽对置的螺旋槽,螺母经由配置在螺旋槽和丝杠轴的螺旋槽的多个滚珠与丝杠轴螺合,螺母上分别独立设置有冷却部。前者有效地将滚珠丝杠机构的承载能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给定的直径承载能力增加,后者冷却效率优异,在分解、组装以及维护时能抑制冷却介质的泄漏,但是两者存在一个共同点:通过电机带动丝杠轴或者螺母旋转,丝杠轴相对螺母旋转来实现螺母的轴向往复移动,离合回退必须通过旋转的方式达成,无法实现快速离合、快速回退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滚珠丝杠,这种滚珠丝杠改变丝杠轴与螺母旋转的传动方式,可实现快速离合、快速回退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快速离合的滚珠丝杠,滚珠丝杠与离合器连接,包括丝杠轴以及可在丝杠轴上做直线往返运动的滑动构件,该滑动构件套在丝杠轴的外圈;
丝杠轴的外周为螺纹结构;
滑动构件包括套装在丝杠轴外圈的接触件、套装在接触件外圈的螺母、套装在螺母外圈的圆筒以及套装在螺母端部的固定件,
其中,
接触件靠近固定件的一端为凸出结构且与固定件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接触件的另一端外圈设有一凹槽a,该凹槽a上卡合有一支撑件,接触件外圈设有多列滚珠孔组,滚珠孔组由多个滚珠孔组成,滚珠孔内设有滚珠,
圆筒置于支撑件以及固定件之间,该圆筒可在螺母上自由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精通机械厂,未经启东精通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05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