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1453.2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8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旭;韩奉勋;金在春;金炯翼;山田吉彦;片山学;鹤田诚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L1/344 | 分类号: | F01L1/344;F01L9/22;F01L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郭海娜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气门 正时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包括:
驱动旋转体,扭矩从曲轴传递至所述驱动旋转体;
从动旋转体,其固定至凸轮轴,扭矩从驱动旋转体传递至所述从动旋转体;
电动马达,其设置在驱动旋转体和从动旋转体之间并且当向电动马达施加电力时使驱动旋转体和从动旋转体相对旋转;以及
减速机构,其使电动马达的转速减慢并且将减慢的转速传递至从动旋转体;
其中减速机构包括:
偏心旋转轴,其接收电动马达的扭矩并且偏心旋转;
轴承部分,其设置在偏心旋转轴的外周;
内齿形成部分,其整体设置在驱动旋转体和从动旋转体的至少一者处并且在内齿形成部分的内周设置多个内齿;
多个动力传递体,其以动力传递方式设置在轴承部分的外圈的外周表面和内齿形成部分的各个内齿之间,其中内齿的接合部分在周向方向上通过偏心旋转轴的偏心旋转而移动;以及
维持构件,其整体设置在驱动旋转体和从动旋转体的另一者处,分离各个动力传递体,并且允许各个动力传递体在径向方向上移动,
其中在偏心旋转轴的外周和轴承部分的内周的至少一者处形成凹陷部分,并且在凹陷部分处设置挤压构件,所述挤压构件允许动力传递体通过轴承部分在内齿的齿底表面方向上产生力,
其中挤压构件包括以圆弧形形状弯曲的叶片弹簧,
其中凹陷部分具有沿着纵向方向的长度,在该纵向方向上叶片弹簧的相对端部能够自由伸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中挤压构件的纵向方向上的相对端部接触凹陷部分的底表面,并且圆弧形形状的顶部接触轴承部分的内圈的内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中挤压构件的相对端部以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的曲线形状形成,并且具有曲线形状的相对端部的下表面接触凹陷部分的底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中凹陷部分以平坦底部形状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中凹陷部分在偏心旋转轴的外周表面上以“D”切口形状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中凹陷部分的宽度范围为从轴承部分的内圈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边缘到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中轴承部分包括介于轴承部分的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中轴承部分包括滚针轴承,所述滚针轴承具有介于轴承部分的内圈和外圈之间的多个滚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中凹陷部分在轴承部分的内圈的内周表面处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中挤压构件由金属板材料形成,并且包括矩形板状主体和曲线部分,其中矩形板状主体的纵向方向上的相对端部在径向方向的外侧弯曲从而具有弯曲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14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气门打开持续时间系统及设有该系统的发动机
- 下一篇:阀正时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