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燃料电池的双极板以及具有该双极板的燃料电池组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52539.7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5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B.迪克森;A.德苏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86 | 分类号: | H01M4/86;H01M8/0258;H01M8/0213;H01M8/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张建锋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燃料电池 极板 以及 具有 燃料 电池组 | ||
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10)的双极板(15),包括阳极侧和阴极侧,其中,所述双极板(15)在阳极侧或者阴极侧的俯视图方面具有:
-工作介质流场(153),包括安置在阳极侧上的阳极气体流场(153)、安置在阴极侧上的阴极气体流场和设在内部的冷却剂流场,
-第一供应区域(SA)和第二供应区域(SA),它们被安置在所述双极板(15)在工作介质流场(153)侧面的相互对置的部段上,
-安置在供应区域(SA)中并且设计为通孔的供应口(154-159),其中,在第一供应区域(SA)和第二供应区域(SA)中分别安置至少一个用于输入或输出阳极气体的阳极通气口(154,155)、至少一个用于输入或输出阴极气体的阴极通气口(156,157)、以及至少一个用于输入或输出冷却剂的冷却剂口(158,159),其中,在供应区域(SA)内分别在阴极通气口(156,157)和冷却剂口(158,159)之间安置阳极通气口(154,155),和
-其中,所述双极板(15)包括以碳为基础的导电的材料或者由这种材料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15)具有最大为1.2mm,尤其最大为1.1mm,优选最大为1.0mm的整体板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碳为基础的导电的材料是石墨材料,尤其是石墨或者石墨塑料复合物。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双极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15)由两个相互接合的经过造型的半板(151,152),即阳极板(151)和阴极板(152)构成,在所述半板中构成相应的工作介质流场(153)。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双极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介质流量场(153)具有中央的活性部段(AA)和两个在两侧与所述活动部段连接的分配部段(DA),所述分配部段被安置在活性部段(AA)和供应口(154-159)之间,并且阳极气体分配通道(160)、阴极气体分配通道和冷却剂分配通道在分配部段内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双极板(15),其特征在于,在分配部段(DA)的第一部分部段(DA1)中只有所述阳极气体分配通道(160)和冷却剂分配通道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一部分部段(DA1)中所述冷却剂分配通道通过阴极板(152)的造型通道构成,并且所述阳极气体分配通道(160)通过所述阳极板(151)的造型通道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双极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气体分配通道(160)、阴极气体分配通道和冷却剂分配通道在分配部段(DA)的第二部分部段(DA2)中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二部分部段(DA2)中所述冷却剂分配通道和阳极气体分配通道(160)通过阳极板(151)的造型通道构成,并且所述阴极气体分配通道通过所述阴极板(152)的造型通道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极板(15),其特征在于,在分配部段(DA)的第二部分部段(DA2)中所述阳极气体分配通道(160)和冷却剂分配通道相互平行地延伸,尤其以相互嵌套的形式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之一所述的双极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部段(DA1)和第二部分部段(DA2)具有相同的结构高度。
10.一种燃料电池组(10),包括膜电极装置(14)和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双极板(15),它们相互交替地堆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料电池组(10),燃料电池组(10)还包括分别安置在膜电极装置(14)和双极板(15)之间的气体扩散层,所述气体扩散层在全部阳极气体流场(153)、全部阴极气体流场和全部冷却剂流场上延伸,尤其只在所述的工作介质流场(153)上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25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