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污染场地修复的3D模型模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54174.1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9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楠;崔君君;刘德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佳业佳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05;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10 | 代理人: | 杨忠孝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延庆县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污染 场地 修复 模型 模拟 方法 | ||
1.一种针对污染场地修复的3D模型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场地调查初步判断厂区内土壤及地下水特征污染物,基于场地特征在疑似污染区域进行布点,在不同方向上对不同深度的土层进行采样,通过对样品的属性分析,确定特征污染物;
S2使探测到的数据通过检测系统检测后形成样本数据,样本数据经计算机数据采集模块与GEO传感器阵列上的地理位置相结合,形成整合数据文件上传至数据库;
S3通过分析计算对整合数据进行可靠性及误差分析以完善数据,通过条件模拟法将整合数据的离散的样本点数据经插值形成连续的面数据;
S4将连续的面数据结合3D可视化技术形成交互式3D视图输出,即3D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污染场地修复的3D模型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S5将3D模型通过网页或无线设备与客户实现共享,对3D模型进行微调,将最终的3D模型发送至用户的移动设备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污染场地修复的3D模型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
S11通过场地环境调查,了解场地水文地质特性及历史使用情况,初步判断厂区内土壤及地下水特征污染物;
S12采用MIP探针和专业判断布点结合网格布点法,在研究区内疑似污染区域进行重点布点;
S13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对不同深度的土层进行采样,通过样品属性分析,确定特征污染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污染场地修复的3D模型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中,所述疑似污染区域为有可能发生跑、冒、漏或滴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对污染场地修复的3D模型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将MIP探针所探测到的数据通过检测系统检测后形成样本数据,样本数据经计算机数据采集模块与GEO传感器阵列上的地理位置相结合,形成整合数据文件上传至数据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对污染场地修复的3D模型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通过条件模拟法将整合数据的离散的样本点数据经插值形成连续的面的数据具有包括:
S31判断整合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若符合,则进入下一步;若不符合,对整合数据进行正态变换;
S32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整合数据进行半变异函数建模;
S33半变异函数通过理论模型进行拟合,从而得到污染场地某一污染物质量分数超过特定限值的概率分布,进而得到特定污染物质在整个场地内的空间分布和污染程度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对污染场地修复的3D模型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1中,进行正态变换的公式为:
;
式中,X为原始数据;Y为变换后的数据;λ为变换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对污染场地修复的3D模型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2中,半变异函数基于内蕴平稳假设,假定具有相同距离和方向的任意两点的方差是相同的,把统计相关系数的大小作为距离的函数,表示为:
;
式中,h为两样本间的空间距离;N(h)为空间距离为h时的样本对数;Z(xi )和Z(xi+h)分别为区域化变量在空间点xi和xi+h处的样本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对污染场地修复的3D模型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3中,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球形模型或高斯模型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佳业佳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佳业佳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41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