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油钻井机用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4514.0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3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翟惠宁;时国营;冷光明;崔海亮;王复东;鞠云忠;沈庆华;杨明阳;杨发禄;刘莹莹;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瑞奥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4 | 分类号: | E21B19/1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钻井 机用可 移动式 钻台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钻井机辅助机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石油钻井机用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
背景技术
钻井作业是一项投资巨大的风险性工程,钻井装备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钻井速度、钻井安全和钻井经济效益。目前,石油钻井现场起下钻作业时管柱的排放以人工操作为主。起钻时,司钻利用井架上的天车、游动滑车和大钩从井内起出管柱,由2名钻工从钻台井口用手将起出后的管柱推至管柱排放架内;下钻时,由2名钻工将管柱从管柱排放架内拉至井口位置,对准连接螺纹,以方便螺纹连接后完成下钻。完成上述起下钻作业中的管柱抓取、释放、移动、排放、定位等工作,钻井工人付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起下钻速度慢、效率低并且带来很多不安全因素。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人工作业事故率高,工人体力消耗大,工作条件差,工作可持续性差,效率低,人工成本较高经济型差,自动化程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石油钻井机用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
本发明提到的一种石油钻井机用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履带式底盘(10)、升降台(20)、回转台(30)、伸缩臂(40)和电磁抓手(50),所述履带式底盘(10)通过液压动力站提供动力行走功能,同时集成液压动力站和电控箱;升降台(20)安装在履带式底盘(10)的中部,提供动力升降功能;回转台(30)安装在升降台(20)上侧,提供动力回转功能;所述伸缩臂(40)的一端连接在回转台(30)上,另一端连接电磁抓手(50),并且控制电磁抓手(50)的进退动作;所述电磁抓手(50)作为最终的执行部件,可以通过电磁效应吸附固定管柱,实现对管柱的精确移位和排放。
优选的,上述的履带式底盘(10)包括履带行走单元(11)、底盘主梁(12)、电器控制箱(13)、液压动力站(14),在两组履带行走单元(11)之间安装底盘主梁(12)和液压动力站(14),后部空间安装电器控制箱(13)。
优选的,上述的升降台(20)包括升降台底座(21)、回转台安装座(22)、剪式支腿(23)、升降油缸(24)、滑槽(25)、支腿滑轮(26),所述剪式支腿(23)设有两对,每对铰接成X形,上下左右分别形成四个支点,下侧两支点与升降台底座(21)连接,上侧两支点与回转台安装座(22)连接;升降油缸(24)一端铰接于升降台底座(21),另一端铰接于剪式支腿(23)上,通过升降油缸(24)的伸缩,使升降台(20)产生动力升降。
优选的,上述的剪式支腿(23)下侧的连接方式为:一个支点与升降台底座(21)铰接,另一个支点连接到位于滑槽(25)内的支腿滑轮(26)上,形成直线滑动副,上侧的连接方式与下侧一致。
优选的,上述的回转台(30)包括回转底座(31)、伸缩臂安装座(32)、大齿圈(33)、回转液压马达(34)、驱动齿轮(35)、轴承(36),所述回转底座(31)与伸缩臂安装座(32)通过一对轴承(36)连接成可自由回转的结构,回转液压马达(34)安装于回转底座(31)上,大齿圈(33)固定于伸缩臂安装座(32)下侧,回转液压马达(34)通过驱动齿轮(35)与大齿圈(33)的啮合,带动伸缩臂安装座(32)实现动力回转。
优选的,上述的伸缩臂(40)包括伸缩臂座(41)、主臂(42)、副臂(43)、副臂平衡臂(44)、抓手平衡臂(45),抓手平衡杠杆(46)、驱动油缸(47),所述主臂(42)下端与伸缩臂座(41)铰接,上端同时与抓手平衡杠杆(46)和副臂(43)铰接,副臂(43)下端与电磁抓手(50)铰接,副臂平衡臂(44)下端与伸缩臂座(41)铰接,上端与副臂(43)铰接,抓手平衡臂(45)共两件,其中一件两端分别与伸缩臂座(41)和抓手平衡杠杆(46)铰接,另一件的两端分别与电磁抓手(50)和抓手平衡杠杆(46)铰接,驱动油缸(47)一端铰接到主臂(42),另一端铰接于副臂(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瑞奥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瑞奥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45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油钻井机二层台排管机器人及方法
- 下一篇:用于碳纤维连续抽油杆的起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