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选择性波峰焊排针结构及制造方法和其连锡几率判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5624.9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8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许杰;司运涛;卢长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8 | 分类号: | B23K1/08;B23K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地址: | 2012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选择性 波峰焊 结构 制造 方法 几率 判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波峰焊排针结构,包括:排针主体和排针头,排针主体露出被焊接件焊环部分的长度满足以下条件:其中,W为被焊接件的焊环宽度,D为排针主体宽度,h为排针头倒角部分高度,P为两根相邻的排针中心间距离,G为排针与焊环内环之间的最大间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选择性波峰焊排针结构的制造方法和一种判断选择性波峰焊排针结构连锡几率的方法。本发明排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能避免多余的锡料残留于相邻的排针之间,或造成连锡,或形成锡球。本发明的判断选择性波峰焊排针结构连锡几率的方法能够判断被焊接件与其配合使用的排针发生连锡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选择性波峰焊排针(Pin针)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所述选择性波峰焊排针结构的制造方法以及一种判断选择性波峰焊排针结构连锡几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制造行业的小型化,高集成化,高精度化的不断推进,插件排针的整合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针脚间距越来越小,传统的波峰焊接工艺对于此类高集成度的小间距期间的焊接能力不足,在生产中会伴随高连锡率。
目前,由于连接器生产业界仍使用Pitch(长度)为2.5mm-3.5mm的焊盘规范来设计连接器或排针,故排针露出长度通常设计为1.5mm-1.8mm(含0.5mm长度的针尖倒角)。当面对Pitch更小(小于2.5mm)的连接器时,连接器仍然采用1.3mm-1.5mm以上的通孔+单边0.2mm-0.3mm的焊盘,焊盘与焊盘的最小间距小于等于0.4mm。连接器业界采用这种设计方案的根本原因是更大的焊盘尺寸具有更大的连接器尺寸偏差适应能力,变相的降低了连接器的模具成本,生产不良率与工艺难度。
但上述连接器方案中,过长的排针露出长度与过大的焊盘设计会导致大量的连锡不良,尤其应用在选择性波峰焊的多喷嘴工艺时,连锡的不良率甚至超过90%。现有解决连锡的方案是增加脱锡焊盘,或采用小尺寸的通孔与小尺寸的焊盘以避免连锡。而排针露出长度、通孔尺寸等产品的参数通常以经验值或推测为基础设计,然后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实验验证,如果实验效果不明显,就需要重新修改设计,并重新制造试验样品并重新实验,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生产成本。而且,现在也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判断某规格排针在生产过程中判断排针产生连锡几率的方法,无法实现对某一种规格的排针应用于某一种规格焊具时产生连锡的几率进行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避免焊接时产生连锡的选择性波峰焊排针结构。
本发明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避免焊接时产生连锡的选择性波峰焊排针结构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判断选择性波峰焊排针结构连锡几率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选择性波峰焊排针结构,包括:排针主体和排针头;
排针主体露出被焊接件焊环部分的长度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W为被焊接件的焊环宽度,D为排针主体宽度,h为排针头倒角部分高度,P为两根相邻的排针中心间距离,G为排针与焊环内环之间的最大间距。
排针整体长度Ha=H+Hp+h;其中,Hp为焊环的深度。
其中,排针主体为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当排针主体是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时,底面正方形的中心与焊环圆心重合时,焊环内环到正方形某一边的垂直距离为排针与焊环内环之间的最大间距G。
排针主体也可以是圆柱体,当排针主体是圆柱体时,圆柱体底面圆心与焊环圆心重合时的距离为排针与焊环内环之间的最大间距G。
当排针主体是其他形状时,计算排针与焊环内环之间的最大间距G的方法类推,比如排针底面为正五边形、六边形时计算G的方法参考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选择性波峰焊排针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56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