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子设备检测的信号线回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6099.2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1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林淼;张春平;薛春花;周全;陈志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研祥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7/04 | 分类号: | H04N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兰亭信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7 | 代理人: | 赵永刚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子设备 检测 信号线 回流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检测的信号线回流装置,包括由固定在支架上的环形传动装置、固定在支架上的至少一个顶针组件和固定在环形传动装置上的至少一个顶针导柱组件,环形传动装置用于带动至少一个顶针导柱组件与生产线工装板上的待检测电子设备进行同步移动;顶针组件的下侧面设置有多个顶针,上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相应的信号发生器的相应信号接口连接的第一信号接口;顶针导柱组件的上侧面设置有与多个顶针对应的多个顶针导通点以实现与顶针组件的信号对接,前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生产线工装板上相应的待检测电子设备的相应信号接口连接的第二信号接口。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信号发生器不动,信号线材随工装板流动的检测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检测的信号线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视机生产制造的出货品质检测OQC(Outging Quality Control)环节,需要对电视机的各个信号接口,例如,视频输入/输出接口、HDMI接口、USB接口和网络接口等,进行功能完好性检测。
在人工检测时代,为了达到产线节拍,每个工人只负责检测一个端口,每个工人占一个检测工位,每个检测工位都静态放置一个信号发生器,电视机随工装板流至检测工位,控制阻挡器挡住工装板,然后工人把信号线插入电视机的信号接口中,并用肉眼观察电视机显示画面是否存在异常,检查完成之后,拔掉信号线,然后放走电视机,循环往复。
在机器检测时代,为了降低人力成本,每个工位配备一个机械手来负责插拔线,端口越多,配备的机械手就越多。但是,出于单个机械手的造价比较高的原因,企业为了降低经济成本,往往每条线只配备两个机械臂,在检测前由机械臂把所有线都插好,然后跟随对应工装板流入一个个检测工位,在检测完成后再由另一个机械臂把所有线都拔下来。在这种检测方式中,信号发生器及信号线材都随工装板流动,待检测完成拔线后回流,达到循环往复利用。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需要信号发生器及信号线材都随工装板流动的检测方式需要的信号发生器随工装板流动,而且运动状态下的信号发生器的供电难度大,供电不稳定,且信号发生器经常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电子设备检测的信号线回流装置,能够提供一种信号发生器不动,信号线材随工装板流动的检测方式,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检测的信号线回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由固定在支架上的环形传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至少一个顶针组件和固定在所述环形传动装置上的至少一个顶针导柱组件,其中,所述环形传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至少一个顶针导柱组件与生产线工装板上的待检测电子设备进行同步移动;
所述顶针组件的下侧面设置有多个顶针,所述顶针组件的上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信号接口,所述第一信号接口,用于插入信号线并通过所述信号线与相应的信号发生器的相应信号接口连接;
所述顶针导柱组件的上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多个顶针对应的多个顶针导通点,以实现与所述顶针组件的信号对接;所述顶针导柱组件的前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信号接口,所述第二信号接口,用于插入信号线并通过所述信号线与所述生产线工装板上相应的待检测电子设备的相应信号接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各个生产线工装板上的到位感应器,所述到位感应器,用于感应各个放置有待检测电子设备的工装板是否到达检测工位。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到位感应器发送的对接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顶针组件的向下移动,以实现与对应的顶针导柱组件的信号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研祥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研祥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60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