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非机动车道路的透水混凝土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59921.0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段立兵;白克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立兵 |
主分类号: | C04B26/00 | 分类号: | C04B26/00;C04B28/00;C04B18/16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刘梅芳 |
地址: | 5417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混凝土集料 透水混凝土 建筑材料领域 技术处理 绿色生态 掺合料 孔隙率 外加剂 粘结剂 重量份 碱化 粒径 透水 混凝土 海面 行驶 环保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提出一种用于非机动车道路的透水混凝土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再生混凝土集料30‑40份,掺合料15‑25份,外加剂10‑15份,粘结剂5‑10份;所述的再生混凝土集料粒径为20‑30mm,原生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使用前进行碱化技术处理;满足日常非机动车行驶的抗压强度要求;产品具有一定孔隙率,能达到很好的透水效果,符合海面城市绿色生态环保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非机动车道路的透水混凝土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大力推行海面城市建设,倡导现代城市能像海绵一样自由的呼吸,自由的生长,而不是冷冰冰的混凝土森林。如何提高对雨水的回收利用,是海面城市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非机动车道路对于路面材料的抗压性能要求不如机动车道,可以对非机动车道路路面采用透水材料,可以有效实现对雨水的回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存水、保水,改善周边小环境、小气候。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倡导非机动车路面的海绵作用,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非机动车道路的透水混凝土材料。
技术方案
1.一种用于非机动车道路的透水混凝土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再生混凝土集料30-40份,掺合料15-25份,外加剂10-15份,粘结剂5-10份。
2.所述的再生混凝土集料粒径为20-30mm,原生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使用前进行碱化技术处理。
3.所述的掺合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岭土20-30份,中砂15-25份,石英粉10-15份,硫酸铝10-1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满足日常非机动车行驶的抗压强度要求;
2.材料简单易得,成本造价不高;
3.产品具有一定孔隙率,能达到很好的透水效果,符合海面城市绿色生态环保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一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调整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1.一种用于非机动车道路的透水混凝土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再生混凝土集料30Kg,掺合料15Kg,外加剂10Kg,粘结剂5Kg。
2.所述的再生混凝土集料粒径为20-30mm,原生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使用前进行碱化技术处理。
3.所述的掺合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岭土20Kg,中砂15Kg,石英粉10Kg,硫酸铝10Kg。
实施例2
1.一种用于非机动车道路的透水混凝土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再生混凝土集料35Kg,掺合料19Kg,外加剂14Kg,粘结剂7Kg。
2.所述的再生混凝土集料粒径为20-30mm,原生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使用前进行碱化技术处理。
3.所述的掺合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岭土23Kg,中砂17Kg,石英粉14Kg,硫酸铝11Kg。
实施例3
1.一种用于非机动车道路的透水混凝土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再生混凝土集料40Kg,掺合料25Kg,外加剂15Kg,粘结剂1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立兵,未经段立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9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纤维抗裂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免烧结的填充式真空石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