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土地基防工程桩偏位结构和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1982.0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2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林清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清辉;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E02D27/14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位结构 缓冲孔 水泥土搅拌桩 钢管 施工工艺 软土地基 弹性柱 抗冲击能力 竖直固定 叠合 建筑领域 塑料材料 长条状 两侧壁 塑料块 组合体 侧壁 孔壁 贴靠 制作 组装 加工 | ||
1.一种软土地基防工程桩偏位结构,包括设于工程桩周围的加固结构,加固结构包括水泥土搅拌桩,水泥土搅拌桩有多个并以承台为井口呈大致“井”字型结构连续排列,且工程桩用于放置承台,相邻近的二个水泥土搅拌桩部分叠合,其特征在于,每处叠合的部分均沿水泥土搅拌桩的轴向设有呈长条状的缓冲孔,且缓冲孔为盲孔,所述的缓冲孔的孔口位于水泥土搅拌桩的顶壁上,且缓冲孔的底壁位于水泥土搅拌桩的下部,每个缓冲孔内均竖直固定有呈直管状的钢管,钢管和缓冲孔两者的长度相同且钢管的下端与缓冲孔的底壁相抵,所述的钢管内竖直固定有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弹性柱,且弹性柱呈实心状,钢管的内、外两侧壁分别与弹性柱的侧壁和缓冲孔的孔壁相贴靠;承台的形状为长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防工程桩偏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的外侧壁沿该钢管的径向设有限位孔,限位孔有多个且密布在钢管的侧壁上,每个所述的限位孔内均嵌有与限位孔相匹配的塑料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土地基防工程桩偏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孔为盲孔,该限位孔的前部呈锥形且其直径由钢管外向钢管内的方向逐渐减小,限位孔的中部和后部均呈圆形且孔径与限位孔的前部的最小孔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软土地基防工程桩偏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的上端为封闭端,且弹性柱的两端面分别与缓冲孔底壁和钢管的内顶壁相抵。
5.一种软土地基防工程桩偏位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钢管:从原料管材上切割下符合长度的管段,将管段夹在车床上后,通过钻头在管段的外侧壁上钻出圆形盲孔,再通过锥铰刀将圆形盲孔的前端铰成锥形以形成限位孔;
B、组装钢管和塑料块:将塑料颗粒填入限位孔内,加热钢管使塑料颗粒熔化成液体并填满整个限位孔,待钢管自然冷却后,上述的液体固化成塑料块并与钢管粘合在一起形成毛坯件,再通过打磨抛光机对毛坯件的外表面进行打磨抛光;
C、安装弹性柱:将原料塑料柱的一端插入到钢管内直到与钢管的封闭端的内端面相抵时停止插入,再通过刀具截断原料塑料柱;
D、定位水泥土搅拌桩位:挖去工程桩沉桩时的宕渣填层,在基坑中央为中心的2/3-3/4基坑范围内确定水泥土搅拌桩位,多个水泥土搅拌桩位围绕在承台周围并以承台为井口呈大致“井”字型结构连续排列,且相邻近的二个水泥土搅拌桩部分叠合;
E、制作水泥土搅拌桩:水泥搅拌桩机对中指定的水泥土搅拌桩位,在基坑深度1.2-1.4倍的位置处开始灌制水泥土搅拌桩,且水泥土搅拌桩的桩顶标高与基坑底标高平齐,重复上述的步骤,直至将所有水泥土搅拌桩位灌制完毕;
F、加工缓冲孔:通过混凝土取芯机从相邻近的二个水泥土搅拌桩的叠合部分的顶壁向下钻孔以加工出缓冲孔;
G、将C步骤所获得的组合体插入到缓冲孔内,并使组合体中的钢管的封闭端朝上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土地基防工程桩偏位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A步骤中,先通过粗锥铰刀对圆形盲孔的前端进行粗铰,再通过精锥铰刀对圆形盲孔的前端进行精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清辉;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林清辉;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19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盖边缘自动切割装置
- 下一篇:外加套箍填砂石料预制桩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