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负载车架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3978.8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6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广能万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00 | 分类号: | B62K19/00;B62K19/3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常婧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梁体 中支架 车架前梁 限位槽 高负载 连接件 伸出端 拆装方便 螺栓连接 占用空间 整体车架 正对设置 储物箱 装饰罩 车体 减小 下端 灵活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负载车架,包括车架前梁和车架中支架,所述车架前梁与所述车架中支架固定连接;车架前梁包括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第一梁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装饰罩连接件,第二梁体的中部设有储物箱连接件,该第一梁体的下端与该第二梁体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二梁体的后端与车架中支架固定连接;车架中支架包括正对设置的第一U形杆和第二U形杆,第一U形杆和第二U形杆的U形部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U形杆的伸出端与第二U形杆的伸出端对应连接,第二梁体的后端与第一限位槽螺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改进车架的结构,避免局部增大车体的负载,提高整体车架所需的刚性及强度,拆装方便灵活,并减小了车架的占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架,特别涉及一种高负载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车架均为通过焊接形成的整体式结构,是将多个管材焊接而构成摩托车车架,其优点是车架的刚性好强度高。从复杂的框架结构或制造成本的角度出发,将多个通过对金属板材挤压成型而制成的框架焊接结合从而构成车架,使通过对金属板材挤压成型而制成的两个框架彼此面对面接触,并将两个框架的凸缘部焊接而构成主框架。
由于多种应力施加于主框架上,因此主框架需要有足够的强度。两个框架均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扁平形状,因此为了增强垂直方向上的强度就必须增大板厚,这导致主框架重量增大从而摩托车的重量增大;需要焊接用于支撑发动机的发动机悬架或前部件的工序,这使得部件数量增加,并且增加了加工时间。
但是,整体式车架在装车前占用的空间较大,不仅会增加包装及运输成本,而且还会降低库房的利用率。同时,若车架上某个零件的焊接位置和尺寸不准确,或者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局部损坏,都会致使整个车架因不能使用而报废,由此造成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负载车架,以解决整体式车架在占用的空间较大,不仅会增加包装及运输成本,而且还会降低库房的利用率,以及方便发动机出现故障,方便省时的进行装卸等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负载车架,关键在于:包括车架前梁和车架中支架,所述车架前梁与所述车架中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车架前梁包括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装饰罩连接件,所述第二梁体的中部设有储物箱连接件,所述第一梁体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梁体水平设置,该第一梁体的下端与该第二梁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梁体的后端与所述车架中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装饰罩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该第一连接板上竖直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同一侧边沿均与所述第一梁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竖直设有罩体连接板,该罩体连接板的边沿分别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该罩体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梁体设置,该罩体连接板上设有连接通孔;
所述储物箱连接件包括两个正对设置的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梁体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梁体的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同一块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同一块箱体连接板,该箱体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
所述车架中支架包括正对设置的第一U形杆和第二U形杆,所述第一U形杆和所述第二U形杆的U形部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U形杆的伸出部设有车体连接件,所述第一U形杆的伸出端与所述第二U形杆的伸出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梁体的后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槽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体内水平设有第一连接板,该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该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体,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两个连接孔,两个所述连接孔分别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设置,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二梁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广能万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广能万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39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减震的液压系统
- 下一篇:车架后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