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转向节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6395.0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1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叶欣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欣钰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442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调节器 磁流变液 汽车用 转向节 周向流动 工作缸 活塞杆 阻尼力 活塞环 磁流变液减振器 磁场方向 磁路设计 方向垂直 激励电流 流动特性 阻尼通道 导油管 压降 磁场 流动 制造 外部 加工 | ||
一种汽车用转向节,为了使制造、加工工艺不过于复杂,汽车用转向节是将阻尼调节器放置在工作缸的外部,主要着重于对阻尼调节器的设计、制造和加工。为有效增加阻尼通道长度,使管路沿中间活塞环绕分布,磁流变液在阻尼调节器中的流动方向垂直于磁场方向,满足磁路设计准则。工作时,活塞杆在外力的作用下,迫使磁流变液从工作缸一腔的导油管流入阻尼调节器,通过多级周向流动回到另一腔,在流动中形成了压降对活塞杆产生相应的阻尼力。通过控制阻尼调节器的激励电流,改变周向流动通道中的磁场强度,进而控制磁流变液的流动特性,从而控制磁流变液减振器的阻尼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转向节,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变转向节是车桥、悬架和转向系传动机构三者交汇处的核心零件,主要是承载和转向,即支撑车体重量,传递转向力矩和承受前轮刹车制动力矩。因此,对转向节在强度、抗冲击性以及可靠性方面都有要求,故转向节设计通常都会进行过量设计。转向节位置特殊,连接部件较多,为了避免运动干涉,转向节的设计又会受到空间的限制,从而出现薄弱部位和应力集中部位,导致转向节强度、疲劳等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引起行车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用转向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汽车用转向节,包括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利用有限元仿真针对转向节的薄弱部位和应力集中部位,对转向节的结构进行优化,不仅解决了应力集中的问题,还减轻了转向节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HyperWorks软件分析问题的一般流程图
图2为某转向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新型转向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用转向节,
1.利用CAD软件建立实体转向节模型。利用HyperMesh对转向节进行前处理,定义转向节的材料和几何参数,以惯性释放为为约束处理了边界条件。按照汽车行驶工程冲的三种典型工况,对转向节施加载荷。
(1)紧急制动工况
(2)侧滑工况
M=Fy1R
(3)越过不平路面工况
其中:G——满载时整车重量,N;
L——轴距,m;
a——质心至前轴的距离,m;
hg——质心高度,m;
φ——地面附着系数;
hg——满载时质心高度,m;
B——车轮轮距,m;
φ'——侧向滑移附着系数;
K——动载系数
2.利用HyperWorks中的OptiStruct模块对转向节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计算,得到了各工况条件下的应力云图和变形图,并得到了各工况下转向节的受载情况和应力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欣钰,未经叶欣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63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