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3D打印聚苯乙烯零件的真空浸树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6445.5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4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邓竹君;杨长祺;徐兴中;李宝辉;徐勤;邹文斌;柯林达;张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64/307 | 分类号: | B29C64/307;B29C71/00;B33Y30/00;C08L25/06;C08L63/00;C08G59/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69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打印 聚苯乙烯 零件 真空 树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零件后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3D打印聚苯乙烯零件的真空浸树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3D打印的聚苯乙烯零件,由于强度低,无法达到使用要求,需通过浸入树脂来保证其强度。
由于树脂粘度较高,无法快速充分的渗入聚苯乙烯零件中,当3D打印的聚苯乙烯零件厚度较厚时,通常树脂仅浸入表面很浅的位置,其强度通常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现有技术中,缺乏针对上述条件的浸树脂装置,为了满足上述要求,业界需要实现满足相关要求的浸树脂装置,提高树脂浸入的效率并满足使用要求。目前没有发现同本发明类似技术的说明或报道,也尚未收集到国内外类似的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3D打印聚苯乙烯零件的真空浸树脂装置,可有效解决树脂无法充分快速浸入3D打印的聚苯乙烯零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了一种用于3D打印聚苯乙烯零件的真空浸树脂装置,包括真空箱,盛放树脂的容器,真空泵,传感器,控制系统,所述盛放树脂的容器放置于真空箱内,3D打印聚苯乙烯零件放置于该容器中,所述真空泵、传感器分别通过软管与真空箱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测量真空箱内的真空度;所述控制系统与传感器、真空泵通过线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打印聚苯乙烯零件的真空浸树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树脂容器中的树脂为环氧树脂E51和聚醚胺(固化剂)按质量比3:1比例均匀调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打印聚苯乙烯零件的真空浸树脂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传感器检测到真空箱内的真空度大于要求值时,控制系统开启真空泵,当传感器检测到真空箱内的真空度小于或等于要求值时,控制系统停止真空泵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3D打印的聚苯乙烯零件放入盛放树脂的容器中,然后将容器放入真空箱内,再进行抽真空,通过压力差,使得树脂快速充分的进入3D打印的聚苯乙烯零件中,有效解决了树脂无法充分快速浸入3D打印的聚苯乙烯零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3D打印聚苯乙烯零件的真空浸树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箱,2-盛放树脂的容器,3-真空泵,4-传感器,5-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真空箱1,盛放树脂的容器2,真空泵3,传感器4,控制系统5,所述盛放树脂的容器放置于真空箱中,3D打印聚苯乙烯零件放置于该容器中,所述盛放树脂容器中的树脂为环氧树脂E51和聚醚胺(固化剂)按3:1比例均匀调和,所述真空泵、传感器分别通过软管与真空箱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测量真空箱内的真空度;所述控制系统与传感器、真空泵通过线路连接。
当传感器检测到真空箱内的真空度大于要求值时,控制系统开启真空泵,当传感器检测到真空箱内的真空度小于或等于要求值时,控制系统停止真空泵工作。
本具体实施工作时,首先将3D打印的聚苯乙烯零件放入盛放树脂的容器中,然后将容器放入真空箱内,再进行抽真空,通过压力差,使得树脂快速充分的进入3D打印的聚苯乙烯零件中。当传感器检测到真空箱内的真空度大于要求值时,控制系统开启真空泵,当传感器检测到真空箱内的真空度小于或等于要求值时,控制系统停止真空泵工作。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64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