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谐振器组件以及制造该组件的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6790.9 | 申请日: | 2016-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9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M·F·鲍尔;J·瑞兹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韧运营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2 | 分类号: | F02M3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器 组件 以及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包括涡轮增压器的内燃机的谐振器组件。
背景技术
谐振器组件可以用于具有涡轮增压器的内燃机。通常,发动机产生的工作噪音被指定符合期望的声音配置文件(sound profile)的噪音要求。在不同的频率范围下,例如介于2000赫兹至7000赫兹之间,谐振器组件可以被用来衰减或隔离期望的噪音排放。
现有技术的谐振器组件通常需要复杂的制造工艺,并且需要在组件内接合和焊接多个子部件。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一种改进的谐振器,该改进的谐振器省去多个连接件且易于组装。另外,在本领域中需要一种改进的谐振器,该改进的谐振器有成本效益,并且衰减由汽车制造商指定的期望的频率范围。此外,在本领域中需要一种改进的谐振器,该改进的谐振器包括与谐振器整体形成期望的形状的弯曲部分或弧形部分,该期望的形状消除与车辆的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的复杂组装过程。
发明内容
在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谐振器组件,其包括从入口延伸至出口的外管。外管包含沿管的长度形成的至少两个腔室。腔室彼此间隔并且通过间隙隔开。外管包含内直径和外直径。内管从入口延伸至出口。内管包括围绕内管的圆周形成的多个穿孔。内管设置在外管内。外管的内直径包括其上形成的渐缩壁。渐缩壁设置在间隙中并且将内管和外管摩擦密封在一起。
在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谐振器组件,其包括从入口延伸至出口的外管。外管具有沿外管的长度形成的至少两个腔室。内管从入口延伸至出口。内管包含围绕内管的圆周形成的多个穿孔。内管设置在外管内。内管和外管在组装时摩擦接合以将至少两个腔室相对于彼此密封。
在又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形成谐振器组件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外管,在外管内液压形成多个腔室并且在外管内液压形成渐缩壁,在外管的入口处形成外管中的弯曲部分,提供内管,在内管内形成穿孔,在内管的出口处形成内管中的弯曲部分,并且将内管插入外管内,其中内管和外管摩擦接合以将至少两个腔室相对于彼此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在其中形成的穿孔的内管的透视图;
图2是包括腔室和在其上形成的弯曲部分的外管的透视图;
图3是内管、外管在组装时的局部组装视图;
图3A是图3的局部放大细节图;
图3B是图3的局部放大细节图;
图3C是图3的局部放大细节图;
图3D是图3的局部放大细节图;
图4是局部剖视图,其详细展示内管和显示有渐缩壁的外管的摩擦界面;
图5是包括在指定频率带处的衰减调整的谐振器的衰减相对于频率的曲线图;
图6是用于谐振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作为频率的函数的衰减的曲线图;
图7是包括设置在冲模内的液压形成的腔室的外管的局部透视图;
图8是局部透视图,其详细展示设置在冲模内的外管以及在其上形成的弯曲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其示出谐振器组件12,该谐振器组件包含从入口16延伸至出口18的外管14。外管14包含沿外管14的长度形成的至少两个腔室20。腔室20彼此间隔并且通过间隙22隔开。外管14包含内直径24和外直径26。
内管28从入口30延伸至出口32。内管28包含围绕内管28的圆周形成的多个穿孔34。内管28在组装时设置在外管14内。在一方面,外管14的内直径24包含在其上形成的渐缩壁36。渐缩壁36在组装时设置在间隙22中并且将内管28和外管14相对于彼此摩擦密封。
参照图1,外管14包括在其上靠近外管14的入口16整体形成的弯曲部分38。此外,内管28包括在其上靠近内管28的出口32整体形成的弯曲部分40。在组装时,内管28从涡轮增压器42延伸至与冷却器44耦接的外管14。在一方面,来自涡轮增压器的热气被传送至冷却器并且通过冷侧回流至节气门体。
在一方面,在内管28内形成的穿孔34在组装时设置在外管14的腔室20内。外管14可以包含在其上形成的挡块46,该挡块限定内管28插入外管14内时的位置。参照图3A,挡块可以包括接合内管28的出口的递减的直径截面。以此方式,穿孔34将设置在腔室20内的预定距离处。在一方面,穿孔34可以是冲压到内管28的圆周内的矩形沟槽。应当认识到,除了附图中描绘的矩形沟槽之外,还可以使用不同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韧运营公司,未经德韧运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67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