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薯菌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7032.9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防城港市奥氏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81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薯 混合液 试管 菌种培养基 培养基 灭菌 汁液 琼脂 制备 糖类 农业技术领域 分解 斜面培养基 高温灭菌 加水煮沸 静置发酵 纱布过滤 新鲜红薯 自然发酵 红薯汁 灭菌箱 滴入 分装 发酵 凝固 溶解 取出 升高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薯菌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农业技术领域,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一、原料的准备:新鲜红薯、琼脂、水;二、红薯自然发酵分解:发酵温度27℃~30℃、空气湿度20g~25g/m3,自身静置发酵分解时间13~15天产生糖类;三、红薯汁制作:将红薯切成薄片,加水煮沸7~8分钟,降温后用纱布过滤得红薯汁液;三、在红薯汁液中加入琼脂,升高温度至80℃~100℃溶解成为混合液;四、将混合液50℃~70℃时分滴入十支试管中;五、培养基灭菌:将分装了混合液的一捆试管一起放进灭菌箱中进行高温灭菌;六、培养基斜面的形成:将灭菌完后的一捆试管取出与平面成三十度角放置降温至15℃~25℃后凝固成斜面培养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薯菌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菌种是用于发酵过程作为活细胞催化剂的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来源于自然界大量的微生物,从中经分离并筛选出有用菌种,再加以改良,贮存待用于生产。菌种是指食用菌、工业菌、农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
200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规定:“农业部主管全国菌种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食用菌,下同)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菌种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生产、更新、推广工作,鼓励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工业发酵的有用菌种,其筛选步骤包括菌种分离、初筛和复筛,挑选具有某种能力的有用菌种。
首先是从土壤或腐生植物中收集含菌样品,用无菌水稀释后,涂布于置有适宜细菌、放线菌或霉菌生长的琼脂培养基平皿上,并将其倒置于恒温箱中,培养一定时间,平皿上长出的许多单个菌落(单一微生物的集落)经分别分离后即为各种纯种菌株,简称纯种;移种至试管斜面培养基上,置4℃冰箱备用。
根据不同的筛选目的,采用不同的筛选模型。如常规筛选抗生素产生菌的方法是将土壤中分离所得的纯种,在含有琼脂培养基的平皿上培养后,用打孔器将菌块移至含有试验菌的琼脂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取出,如在菌块的周围有透明的抑菌圈,则表明此菌种具有产生抑制试验菌生长的抗菌物质的能力。所得菌种经过摇瓶液体发酵,测定发酵液或菌丝体内抗生素的含量,选出生产能力高的菌种。另一方面对所提取的抗生素进行结构分析、药理试验及临床试验等,确为有效者,即可作为生产菌种。又如筛选脂肪酶生产菌种的方法是将分离所得的霉菌涂布于含有牛脂的琼脂培养基上,恒温培养一定时间,如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的,则该菌具有分解脂肪的能力,进一步作摇瓶发酵测定酶活力,挑选产量高者作生产菌种的出发菌株。
菌种改良,即采用遗传育种的方法,使野生型菌株(从自然界分离筛选而得的出发菌株)的遗传因子DNA发生突变、重组,从而从中选出产量高、成品质量好或具有新的培养特性如耐产物抑制、能利用廉价原料以及具有生产新品种能力的优良菌种。采用的方法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细胞融合技术和重组DNA技术。诱变育种是利用诱变因子如紫外线、钴-60、乙烯亚胺类等物理或化学诱变剂处理生产菌株的单孢子悬浮液,以获得诱发突变株。随后进行突变株的筛选,从中筛选高产菌株。由于随机的突变群体中,有益突变所占比例很低,要获得高产突变株必须进行大量筛选。近年来,随着发酵代谢控制研究的发展,可根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反应点,并通过它们的改变以提高产率或其他特性,如选育抗产物反馈抑制的突变株、增加细胞透性的突变株及营养缺陷型的突变株等。这种“理性筛选法”广泛应用于氨基酸产生菌的选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防城港市奥氏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防城港市奥氏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70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